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张建华专访:以解放军组织建设为榜样

[类别:组织管理] [更新:05-02 11:16:45] [浏览:6789 次]

  第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保持组织的延续性,就要把组织需要的人吸收进组织中来。而进入组织的这些人,从普通士兵到将军,都要经过组织的锻造,成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的可靠人才。解放军是一个吐故纳新的组织、动态的组织。组织成长了,人员不成长,是要被淘汰掉的。

  管理没有终结的答案,只有永恒的问题。企业学习红色管理不是照搬硬抄,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导入。一个成功的组织必然存在许多成功的要素,企业家在自身企业管理实践中缺少哪些方面,便借鉴学习哪些方面;或者有自己成功的实践,独特的见解,可以完善红色组织管理科学。

  《聚**》:诸如任正非、张瑞敏等中国著名企业家都出身行伍,他们的成功无疑是中国企业界学习的标杆,但在中国却似乎很难出现第二家华为或者海尔。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建华: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就像彭德怀和林彪的部队不一样,是因为将领风格迥异,带兵方式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都能够打胜仗。同样道理,任正非的华为和柳传志的联想企业风格是不同的,因为其走的路线是不同的。但不论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两家企业都可以算取得了成功。路线虽然不同,但关键看领导怎么带?

  创业企业家能带领企业团队走到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三个因素,使命,纪律和创新。

  中国**和人民解放军两大组织的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在80多年的历史中,每个进入解放军的成员可以带着不同的个人目的,但这些不同的“个人目的”,必须统一到组织的“使命”上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跟踪研究了100余家在中国堪称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搭乘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抓住市场而赚到了钱。但其中一些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由于满足于暂时的市场成功,而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进入“滞长”状态或倒闭。世界上任何组织要想聚集起更多的成员,要想更长久地生存,都需要设立足以担当此任的组织使命和目标。诸如卡耐基,比尔•盖茨等企业家都有一颗伟大的爱和理想,他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他们的企业具有无限的社会价值。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军队制胜的法宝。组织的效率来自于组织成员的执行力,执行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某些时候,对一个组织来说,“不能干什么”比“能干什么”更重要。企业同样需要自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85年,张瑞敏到海尔任厂长,他规定的第一条纪律竟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听起来可能感到有些可笑,但事实是,没有“不准在车间大小便”这条纪律,就不可能有海尔的今天。

  创新是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不创新,墨守陈规,就意味着死亡。联想把“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作为其公司的使命,把“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作为其核心价值观。

www.liushuye.com

  做不做“华为”、“海尔”没有关系,创业企业家如果能把这三大基因深深根植于其企业文化,必然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

  《聚**》:“中国式管理”的提法现在很流行,您怎样理解这个概念?红色管理可以说是“中国式管理”吗?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哪里?

  张建华:中国式管理是**曾仕强教授提出来的,迎合了**企业家的特点,但是05年之后,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已经引起了怀疑,我对中国式管理有三个疑问,中国既然有这么好的管理思想,中为什么不能产生伟大的企业?中国式管理的那个组织那个企业是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市场竞争的胜利?中国为何只有出色的商人而没有伟大的企业家?

  我认为,“多研究点问题,少谈点主义”对目前的中国企业界更为实际。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决策和执行提高人的效率,德鲁克就讲,“谁是你的客户,你能为客户创造什么?”如何做市场,如何做渠道,这些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大道何来?

  红色管理也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名称而已。这是研究中国**和人民解放军两大成功管理案例的一个成果,并不敢说一定要代表未来中国企业管理的方向。我一向坚持,中国的企业学者的使命不是让自己的学说理论做成不朽,而是要帮助中国企业做成不朽;不是你想怎么样,便能够成为现实的,而是历史会选择什么。80多年前,历史选择了条件并不出色的毛泽东,而没有选择陈独秀、王明,是因为毛泽东解决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中国的企业学者来说,到一线去,到市场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要相信市场,相信企业的实践。今天谁能解决中国企业的问题,他就是适合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不适合了,我们再尝试寻找新的方法。

  时势造英雄,是因为英雄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对中国的态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作为中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市场,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的,如何搭上组织成长的快车,中国的企业需要向**和解放军两大组织学习。

  我坚信,一个伟大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伟大的市场,中国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的企业。

上一页  [1] [2] 


《张建华专访:以解放军组织建设为榜样》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