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有几家在化妆品行业很有影响力的老总,正在实施其伟大的品牌计划,进入高端的卖场和大型商超,在媒体上大量投放广告,引起了某些渠道和终端客户的不满,但没有能改变这些老板们所奉行的策略。在此,笔者还是为此捏了一把汗。
纵观现在的化妆品企业,无论外资或国产,都在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终端渠道,二是品牌,或者一起发力。而引人深思的是,目前为止,除了有雄厚资本、有着巨大广告投入的外资品牌之外,只关注品牌,而不建设、维护渠道而发展起来的国产品牌,几乎没有,反之,看上去不太注重品牌,没有多少的知名度的品牌,却在渠道建设上有自己独到之处的厂家,都发展的风声水起。
在业内,有彭氏、娇兰佳人、雅丽洁等等,少见有广告轰炸,实际上却是业绩骄人。而早些年很多曾经辉煌的企业,依靠着占据了渠道的优势,突飞猛进,在稍有发展之后,却盲目冒进,走所谓的品牌战略,不注意渠道维护,把自己的品牌做成了流通品,导致市场混乱,最终导致了渠道对品牌的抛弃,而一败涂地。品牌在笔者看来是无形的资产,但正因为它的无形,所以也就非常的脆弱,有多少所谓的大品牌,在出现质量或其它负面的影响时,多年苦心经营的品牌大厦,一夜之间便可以轰然倒塌,而如果渠道健在,那么企业则可能很快东山再起,否则一蹶不振,销声匿迹。
有专家说过,现在的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先不要谈做品牌,或者说不要一味的去做品牌,而是要先做销量,有了销量之后,有了大量的消费者和忠实顾客之后,产品自然就成了品牌,也可以说,品牌不是炒做出来的,而是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钟爱后形成的。所以说,很多的企业把妄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把自己的产品搞成品牌,要知道,你的产品是不是品牌,算不算品牌,根本不是你能说了算的,消费者才是最好的裁判,而企业作为一个参赛者,不拿出最好的东西来呈现给裁判,不去表现给裁判,而自己去标榜自己如何如何,这是不是一种误区或是本末倒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