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题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
√
√
√
√
√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
小黑板 录音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 生 活 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板书课题。
2.问: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轻声读课文,画出生词,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名读生字词。
齐读。
理解词语。
蔷薇 聊天 聚精会神 大雨如注 娇嫩纤弱
5.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6.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师问:通过上面的的学习,你们知道文中谁是最弱小的?(指名说,师板书:蔷薇花)
2.师:好,请大家把文中描写蔷薇花弱小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一)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1.指名读,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2.在上文找出“滂沱大雨”的近义词(“大雨如注”)。(播放下大雨的录像)还有哪些描写雨大的词语?(指名说“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狂风暴雨等)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蔷薇花的弱小?指导朗读(你能把蔷薇花的弱小读出来吗?)(指名读,赛读)学生评价。
5.在大雨的侵袭下,原本娇艳欲滴的蔷薇花现在是那样的娇嫩纤弱,听,他在喊?同学们猜一猜,他在喊什么?
6.听了花儿那一声声焦急的呼救,你会怎么做?那文中的萨沙是怎样做的呢?到文中去找一找。
(1)自由读课文。(2)交流。
出示:“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指导朗读)萨沙用自己的雨衣保护了蔷薇花,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了这个想法呢?
(3)分四人一小组读课文的3-6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
(4)你从文中找出答案了吗?(交流)
(板书: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每个人包括了哪些人呢?大雨中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呢?通过他们的举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用我们的声音把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表达出来。
小结:爸爸妈妈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萨沙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年幼的萨沙明白吗?他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交流朗读)
正因为萨沙这样的疑问,所以妈妈才回答萨沙。(引读:“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妈妈的意思就是说(引导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
萨沙听懂了妈妈的话了吗?所以,他才(引读:“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此时此刻,萨沙的心情怎样?相机指导朗读“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7.萨沙是那样的天真、可爱,妈妈亲切、和蔼的教导引人深思。现在,小组里来分角色朗读。(哪一组读得投入,我就请哪个小组来读,我要开始观察啦!)
(二)想象倾诉,“链接”生活。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生命呢?
3.听出来了,你们都有一颗爱心,让我们抬起头,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
2.遐想三四十年后的景象。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假如时光已经过了三十年、四十年,还是这么一家子,还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是在这样的森林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把创编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朝着 走去
萨沙 (保护) 蔷薇花
掀起 盖在
读课题
自主设疑
按要求自读课文
按要求读生字
轮读课文
汇报
发言
找句子读一读
读出相关句子
交流 各抒己见
边读边思考
说说
读出相关句子互评
联想,品读句子
举手说
边读边想
个别读
四人一小组读课文
朗读体会,想象画面
谈感受
练习感悟
发言
跟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组活动
同桌交流
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