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剖析

[类别:会计审计] [更新:05-02 11:01:38] [浏览:6363 次]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9月底,中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60%,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全部税收的50%。中小企业还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①中小企业对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其生产规模小,资本以及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缺乏长远眼光,战略管理能力不足,加之对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还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理念陈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剖析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既有来自国家、政府等宏观因素影响的原因,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和机制设计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体制的限制。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的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国家的许多优惠政策,同时由于其民营企业的非公有性质,使得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国家大型项目中很难中标,而对于许多行业,由于政府准入规定,中小企业更有着很多难以跨越的门槛。

    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来源不足。“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②。究其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看,其生产规模较小,贷款风险大;从制度安排方面看,我国直接的资本市场融通长期以来未对中小企业开放,中小企业从传统融资渠道,尤其是获取银行资金较为困难。与此同时,即便获得银行资金,其期限往往较短且利率较高,不利于长期投资。

    投资能力较弱,财务控制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成长十分迅速,但存续时间却相对短暂,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规划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主要表现在追求短期投资目标,以及盲目的多元化投资,这势必会弱化竞争优势,更会对资金链造成压力。

    管理观念陈旧,机制设置不够合理。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典型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管理者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不注重财务管理的核心参谋作用与专业性,常导致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投资以经验决策为主、对财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③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这种“家长制”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控制不严。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张往往明显快于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这种超越内涵的快速成长必然会造成资金短缺。因此,中小企业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而这往往正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控制上,既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部分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营销管理中盲目跟风现象严重。由于在企业发展中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多数中小企业认为与其花巨资开发新市场,不如跟随大企业,照搬其成功的营销手法和策略,只求得到比平均利润稍高的薄利。虽然这种做法并非完全错误,但很可能造成中小企业脱离自身实际,从而蒙受损失。

    从国家层面探寻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规章,打破传统体制的限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国家可以设立专门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种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对财政而言有着更为广阔的资金来源,并且资金来源的有偿性对资金的使用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加具有效率。相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由于这一部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的领域,因而具有政策性的扶植作用,同时,资金的投放还会产生一种示范和倡导作用,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

1 2 3 下一页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剖析》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