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后扁平化时代,企业还能做什么

[类别:渠道管理] [更新:05-02 11:28:29] [浏览:6848 次]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呢?其一,有些区域性品牌是打不死的,或者即使打死了,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得不偿失。其二,打击区域性品牌的同时,会给你的主要竞争对手留下太多的机会。其三,有些传统行业,消费者是有其传统的消费习惯和品牌忠诚度的。其四,要想开疆扩土,怀柔招安,比剿灭更有效果。因此,企业对区域性品牌可以先打击,等待区域性品牌面临生存压力困境时,再采取收购企业、保留品牌的方式操作局部市场,也可以采取代工的模式与区域性品牌展开合作。这样既整合了生产成本优势资源、物流资源,又避免了与区域性品牌的正面冲突,通过时间来不断弱化区域性品牌的影响力,到那时,不费一兵一卒即可获得整个区域市场的主导地位,何乐而不为?

www.liushuye.com

    量力而行,扁平化建设要有节奏

    渠道扁平化建设绝不简单是个体力活,而是要整合所有的谋略、管理、财力、物力等优势资源才能实现的。因此,在做渠道扁平化建设时,一定要储备好上述资源,要根据企业自身财力、人力储备、管理能力去定位如何实施渠道扁平化,要有步骤、有节奏地去拓展,而不是四面出击,否则因为上述断供而导致扁平化建设的夭折,就得不偿失了。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搞渠道扁平化

    中国人历来就有追潮流赶时髦的习惯,不管自己什么年龄段、什么收入、什么职业,有什么新鲜事物都想去尝试一下、跟跟风,所以出现了满大街的假名牌、吃西餐就大蒜、为买苹果手机卖肾等,结果可能是丢人又丢财、照猫画虎的四不像、亦或是东施效颦的贻笑大方。而回过头来看看渠道扁平化建设的跟风情况,很多中小企业和这些追时髦赶潮流的恐怕也没有多大区别:市场布局还未完成、品牌知名度还没有任何影响力、基础渠道尚未建立完善、资金始终捉襟见肘、销量始终在低位徘徊,却也都在乐此不疲的忙着做渠道扁平化建设,其结果是可想而知。

因此,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渠道扁平化建设,企业在合适的阶段做与之相匹配的渠道规划,才是正确的选择。

    适时多品牌运作,学会“双手互博”

    渠道扁平化这条路终归是有尽头的,品牌影响力越强、企业市场规模越大,这条路走完的时间就越短。因此,在做渠道扁平化建设的同时,也要辅助于其他策略,以扩大渠道宽度。关注度不要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单品和品牌,可以在产品上有区域性的进行产品革新,以更好地适应区域消费需求,同时,要学会多品牌运作,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武功最高的是谁?老顽童。凭什么说他武功最高?因为他有一招叫“双手互搏”。这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渠道已经建设好了,与其和其他品牌竞争,不如和自己竞争,不论消费者怎么选择,都是自己的产品,这样,在市场竞争中有很好的排他性,使对手根本攻不进来,形成自己封闭式竞争环境,这一点,大家熟知的宝洁公司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中国的企业爱学习,特别是这20年的时间,远学海尔、沃尔玛、安利,近学苹果、阿里巴巴,中国的企业尊崇王道。从品牌为王、终端为王再到如今甚嚣尘上的渠道为王。结果如何?仍旧摆脱不了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大家忘了企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摆脱不了时间之窗的工程,过分地夸大某一点的作用,势必给面带来方向性的错误,打乱了市场规律的步伐。渠道扁平化的建设也是如此,这项工程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现状,也不是挽救企业生死存亡的唯一稻草,我们要做的是理性的选择和判断,适时的推动我们的扁平化建设,又不完全依赖于此,更要看到扁平化之后的路在何方,才是明智之举。

上一页  [1] [2] 


《后扁平化时代,企业还能做什么》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