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企业为什么命短

[类别:战略前沿] [更新:05-02 11:12:16] [浏览:6579 次]

    现在的企业大多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说白了,就是股东亏钱有限的公司。比如,你注册一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元。在日后的经营中,你的公司(注意:不是你个人)向银行借了2亿元(没有担保),可是由于经营不善,全亏了。你自己亏多少钱?只有2元钱;你公司亏多少钱?亏2亿零2元;更关键的是,借的那2亿不用还,因为公司破产了。所以说,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股东亏钱有限,但,公司可以亏钱无限,前提是如果你能借到钱。

    股份有限公司,要是经营得好,就可能变成股东赚钱无限公司。因为,即使你死了,你的公司可以不死;你儿子可以继承你的股份;你儿子死了,你孙子还可以继承……于是,你的股份公司变成赚钱的永动机,不断地给你的家族带了滚滚的财源!于是,你的子孙也可以像杜邦、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活得那样潇洒了。

    再能活的人,也不能不死,因为,人是自然人。可是,经营好的有限公司,就能永远不死,因为有限公司是法人;法人就是不死的“人”!自然人为什么创造了公司法人?不仅因为它能帮自然人赖账,还因为公司法人能长生不老,永续经营。

    是呀!做生意的人,哪个没发财的梦?不仅要发财,还要发大财;不仅要发大财,还要子承父业,一代更比一代发!因此,不论是实现自己的发财梦,还是儿孙的发财梦,有限公司就是那张做梦的弹簧床。难怪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曾戏称:“在美国,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有限公司。”是呀,谁不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不断产生现金的永动机呢?

    法人比自然人寿命短

    可是,怪了!人们创造的能永远活下去的有限公司,好像很不争气。正如前面所述,《财富》杂志的500强企业—有限公司最优秀的一族,平均寿命只有40~50年;1970年的500强企业,到1983年竟然有1/3消失了,在欧洲,有限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12.5年。

    平均寿命70多岁的自然人,创造这些法人的初衷是:希望它们不受自然人生命极限的限制,能永续经营,越赚越多,越做越大,越活越长。可是,这些在理论上能永远活下去的公司法人,在现实中,却远远活不过有生命极限的自然人!为什么有限公司的命运,竟与人类创立它们的初衷大相径庭呢?

    很多组织行为学家,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有限公司像自然人一样,要经过婴儿、儿童、青少年……阶段,每个阶段公司都需要不同的领导人、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经营方式。比如,创办初期,公司更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人和家族式的管理;发展起来以后,就需要职业经理人和完善的公司制度……由于很多企业领导人,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不能及时调整领导方法、采取合适的组织结构和新的战略,因此,大多数企业只能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淘汰出局。

    可是,当我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之后,再来看这个问题,感到这些学者们的解释有些不解渴。比如说,为什么适应能力很差的自然人,如果不出天灾人祸的话,也能活到六七十岁,而公司法人一旦适应能力差,就得死呢?还有,为什么公司法人群体里,有那么大比例的“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于是,我开始自己寻找答案。

我的答案不是建立在那些故意把有限公司当做骗人工具的不法之徒身上,而是建立在对大多数人合法行为和动机观察的基础之上。

    你我都是杀“人”凶手

    我的答案是:公司法人之所以短命,是因为组成有限公司法人这个共同体的自然人—股东、管理者、员工、消费者以及相关人士,谁都克服不了人性的贪婪,因此,他们共同杀死了他们亲手创造的、在理论上能永远活下去的公司法人!

    让我先从公司的股东说起,公司股东是谁?就是千千万万的股民,就是你、我、他!哪个炒股的人,不想今天买股票,明天就涨一倍?可是经营过公司的人都知道:做生意赚钱,比养孩子还难!养孩子还要十月怀胎呢,你怎么可能今天投资,明天就赚钱?可是这些贪婪的股东听不进去这个道理!他们雇佣的基金经理和股票分析员,看到你公司的业绩不好,就开始骂娘了!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些在年初曾表扬我们为公司长远目标着想的股票分析员们,到年底看到我们利润下降时,竟毫无情面地在他们的分析报告中写到:“该公司管理不善。建议:不要增持股票。”股东们一扔股票,公司再融资就困难了;公司法人断了血,能不死吗?

www.liushuye.com

    有人可能说:“你公司就一点自我造血功能也没有吗?”有,当然有。但有时不够!你如果做过生意就会知道:做生意像下围棋一样,差一步都不行。

    再说公司的管理层。管理层也是人呀,是人的话,谁不想多赚钱,快赚钱呢?所以,管理层跟股东一样贪婪。公司董事会往往根据业绩表现,对管理层论功行赏。我相信绝大多数公司的管理层会千方百计,把当年的利润合法地做大,尽管,这会对公司的长远利益有所损害。

    有人可能会说:“你们这样做,那些审计师能同意吗?”

    嘿!你快别提那些专业人士了,他们也是人!他们受雇于公司,能不倾向公司管理层的意见吗?否则,明年就不用他!如果你是注册会计师,你就会明白会计实在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同样一个公司,同一年的业绩,可以算出多种结果,而且都不违反会计原则!因此,在灰色的地带里,审计师们都会认可管理层的短期行为的利润报告!当大多数公司只看今天、不想明天的时候,公司的平均寿命就变短了。

    让我们再看看公司的广大员工。虽然在中国现代社会中一再提倡广大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社会的先进阶级,可是,从任何严肃的科学研究中都得不出,广大员工的道德觉悟和无私奉献精神会比公司的股东、管理层和专业人士们高的结论。他们也是人,是人的话,就免不了贪婪。不信,你去给广大员工降点工资和扣点奖金。你马上就会知道:什么是工资铁律!工资只能升,不能降;降了,生产率就下降!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给员工加薪幅度小了的时候,他们眼神里的怨恨和背后对我的诅咒。

    可是公司法人,也是“人”呀。人只有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才能生存!冷了,就要穿衣服;胖了,就要节食;否则,就要生病。可是,当公司的主要生产要素—人的待遇不能变时,公司离关门也就不远了。最近,经常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劳动密集型工厂被中国竞争对手挤得倒闭了的消息。报道中,经常会有工人阶级悲惨的面孔出现,他们说着同样的话:“我们干了30年,现在没工作了!政府要保护我们。

”可是,他们其中没有一个人说:“为了救活公司,保住职位,我们宁愿把工资下降一半,取消每年的年假!”

    法人不会闹事,自然人会闹事

    让我再说说公司的上帝—消费者。按理说,消费者是花自己的血汗钱,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吹毛求疵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人类有一种对公司天然的敌意,其实是嫉妒:谁让你们实现了我实现不了的发财梦?不仅如此,还故意刺激我们这些梦想破灭的人,到处吹嘘:你们公司有多大,赚了多少钱—你们赚的钱都是昧着良心,欺骗我们消费者得来的。如果我像你们那样黑心,我也可以发财。因此,你一旦让我抓到了把柄,我就不能轻饶你!于是,消费者们一旦抓住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失误,就会像发现一个大金矿那样兴奋;他们要的不是补偿,而是要从公司的过错中发财!美国历史上,吸烟导致肺癌的最大赔偿案是70亿美元。都说生命无价,可是,世界上有几个人的生命值70亿美元?这不是贪婪,又是什么呢?

    律师比审计师也好不了哪去。他们同样也是人,与其说是受雇于贪婪的消费者,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贪婪所驱使,这就是为什么在惩罚公司的诉讼案中,那些律师们经常反客为主!

[1] [2]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