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电信新三国第一战

[类别:竞争发展] [更新:05-02 11:13:39] [浏览:6498 次]

    中国联通持有世界上最成熟的WCDMA标准,只是其大量精力正用于对与网通的整合。接受网通后它将拥有近50万员工,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人口。“位子坐定之前,哪有人安心工作?”安徽联通一位员工坦言。

    因此,联通精力主要用于网络建设。“再成熟的技术也要依靠完善的网络部署,”中国联通一位高管说,“否则……你知道,铱星计划也很完美(铱星计划是摩托罗拉设计的当时技术最先进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但不符合市场竞争需求,严重亏损最终被收购)。”

www.liushuye.com

    频频出击的电信拥有CDMA2000标准,最大的优点在于原有网络升级到3G技术简单,速度快,只是电信和联通交割CDMA网络为时尚短,对各项业务并不熟悉,一些尚未交割清楚的后端业务得不到配合。在CDMA网络质量不升反降的情况下,它高调推出天翼品牌和189放号,无疑是希望冒险抢占一个空白点,并且也希望尽快冲洗掉消费者在联通时期对CDMA网络的不佳记忆。

    市场的力量

    电信业并非是一潭死水,曾发生数次巨变,然而之前背后的推动力量都来自政府。

    1994年之前,国家邮电部尚集政府、企业两种职能于一身。原电子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铁道部等发起成立中国联通,希望效仿英国电信双寡头竞争格局。3年后,中国电信又将移动业务剥离,中国移动由此诞生;至2002年,中国电信集团再次拆分,北网通南电信,从此打破固话一家垄断的格局。

    政府之手为打破垄断频频走上前台,但几次重组只是创造了竞争对手,却从没有提供均等的机会。例如,中国联通具有经营各种业务的资格,不过早期联通的长话网、移动电话网络都需要依靠电信的骨干网,受到根本制约,与中国电信难以竞争。它们只是垄断之根上长出的市场之花,看起来绚烂,实际上却很脆弱。

    按照电信行业的大势,移动业务代替固话已成潮流,只被允许经营固定电话业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收入逐年下降,固话运营商只能打擦边球,将小灵通作为“无线固话”来经营,再次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3G时代的来临,为变革到来扣响了扳机,而且与之前不同的是,为其注入了一些真正的市场竞争色彩。

    当前三家运营商都具有经营各种业务的资格,战线复杂。与2G时代简单的话音业务相比,以数据业务为主的3G时代,外界的变量更多。它们根据市场趋势的判断以及最适合自身的战略,可以寻求差异化竞争。

    例如中国电信可以利用“捆绑术”,凭借原有的固话和宽带优势,将弱小的移动业务进行捆绑。把CDMA和无线互联网捆绑,实现宽带无缝接入;CDMA与固定电话捆绑,二者通话免费,等等。王晓初曾多次宣讲:全业务是个蓝海。

    中国电信的蓝海,是中国移动的软肋。但王建宙并没有将王晓初视为终极对手,他认为移动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来自运营商,而是来自互联网。出于这个考虑,中国移动可能会在控制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方面广泛布局。如即将推出的网络商店,以及自有操作系统的Ophone手机等。穿过入口,就能看到满地黄金的增值业务。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轮竞争后,也许对整个行业最大的贡献并非是谁能攫取最多利益,而是市场性竞争会慢慢稀释掉垄断性竞争。

上一页  [1] [2] 


《电信新三国第一战》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