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
“先生,您了解阿胶的功效吗?”
“它是一种补血的中药吧,好像是给女士用的。”
镜头二:
“大姐,您服用过阿胶吗?”
“喝过,补血很好。”
“那您总共服用了多长时间?”
“一个多月吧,是药三分毒,哪能一直用呢。”
镜头三:
“小姐,如果送长辈补品,阿胶、人参和鹿茸,您选哪个?”
“送自己人可能选阿胶,便宜实惠。送客人当然是人参或鹿茸,显得档次高一点。”
这是日前本刊记者街访时的几段剪影。
作为有资料记载的东阿阿胶第八代传承人,秦玉峰显得有些无奈,“很多年了,关于阿胶的功效,几乎被社会大众不由分说,一致认定是补血,而且是给女子用的。如果仅仅从药品角度去理解,阿胶又是不能久服的,但事实并非这样。从历史上看,阿胶一直是滋补上品,是进补、营养、预防、保健和养生的产品。医圣李时珍‘久服轻身益气’的评价,也给阿胶功效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延展,历史上关于阿胶的记载也让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
回归工程”唤醒遗失的美好
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其为“圣药”。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在古代,阿胶历来是朝廷贡品、滋补上品。
“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这是讲杨贵妃的美丽来源于阿胶的故事。
《朱子文集》所收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给母亲的一封书信中说:“慈母年高,当以心平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伴。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其言切切,其心拳拳,至孝之心,阿胶之情。
如今古老的国药瑰宝早已不是昨日深宫中的稀世之品,而成为今日人们日常日用之物,其价格“物超所值”,其价值只窥得冰山一角。
“2000多年的验证,阿胶第一是安全的,第二是有效的。所以,阿胶价值要回归其历史的价值和历史的地位。”秦玉峰胸有成竹地说。
提出价值回归,是源于价值低估。如何实现阿胶价值回归?秦玉峰归纳为三条“回归线”:阿胶在历史上从来不是简单的补血之物,也不是只有女性服用,而是历代精英群体的上等滋补品;阿胶在历史上被很多女性当作美容滋补佳品;阿胶的补血功能,是所有补血产品中最高之品。“回归”以滋补为主体,以补血与美容为两翼。
2006年,秦玉峰执掌东阿阿胶,开始实施回归阿胶“圣药上品”的历史地位,回归高端主流人群的阿胶价值回归工程:
让阿胶传统制作技艺永远活下去。秦玉峰此次共接收了三个徒弟,这三个徒弟是从公司大量阿胶生产人员中精心挑选的,历年产品一次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历年产品优等品率排名最靠前。秦玉峰表示,待公司阿胶古方生产线建成之后就让这些徒弟跟班学习,同时也要让健在的老炼胶工上岗带徒,用八九年的功夫让这些徒弟精通阿胶古方生产全过程的百余道工序,并掌握炼胶技术、中药炮炙加工等两到三门专业理论后才能出徒。公司不仅对现有老炼胶工从政策和生活上加以保护和照顾,对按古方生产学徒工,出徒后即可享受高级技师的待遇,让更多的阿胶传统名贵品种尽快复出。东阿阿胶目前生产的阿胶传统品种有福字阿胶、喜字阿胶等,而且恢复了中断上百余年的九朝贡胶生产。秦玉峰表示,今后要逐步恢复这些传统品种的生产,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保健,让更多的阿胶古代经典验方和民间验方复活。
东阿阿胶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已经搜集到阿胶古代经典验方和民间验方3200多个,其中治未病的膳食养生方有近百个;用于治疗的验方主要集中在妇科用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危重病症、血证、风证、补益及外科杂症等。秦玉峰表示,东阿阿胶将与中医药专家合作,按照药食并举、以食为主的原则,逐步使其产业化。公司还将借国家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平台,3年投资3000万元,选定10余个省市,通过名医、名院、名科、名店将阿胶免费送到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用途的消费者手中,在改变人们对阿胶的价值消费认知的基础上,使阿胶的保健养生民众化、个性化、地域化。
www.liushuye.com让阿胶文化活好活大。在秦玉峰看来,阿胶的价值不仅在于传统制作技艺、古代医家的诊断治疗使用技艺,更在于文化。陶弘景、李时珍、张仲景等古代医药学家对阿胶的论断是阿胶学术文化;朱熹、曾国藩劝母服阿胶的家信家书是孝道文化;明代朱克生描写的杨贵妃姐妹服用阿胶增芳添俏的诗句是美容养颜文化;李时珍的阿胶“久服轻身益气”则是养生文化;而阿胶在江浙、“两广”又分别与膏方文化、冬令进补文化和煲汤文化紧密联在一起。秦玉峰说:“我们建起中国阿胶博物馆,到全国各大城市巡展,在新民晚报、齐鲁晚报等十大生活媒体开设‘阿胶拍案惊奇’阿胶文化故事栏目以及从去年开始每年冬至举办中国东阿阿胶文化节等等,目的是保护和弘扬阿胶文化。”
对阿胶相关资源要大力保护。秦玉峰表示,阿胶之贵贵于水。东阿地下水是泰山、太行两山山脉交汇的地下潜流,其性趋下,水中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用此水作为最理想的电解质炼制阿胶,能把溶化的驴皮混合溶液中的油质、角质等杂质全部去除干净,炼制的阿胶分子量小,纯度高,药效容易发散,达到“黑如莹漆,光透如琥珀,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真胶不做皮臭,夏月亦不湿软”的古代优良阿胶传统性状。尽管东阿地下水储量大,但东阿县政府仍然采取了系统的保护措施。驴皮是阿胶的主要原料,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国内毛驴存栏量逐年下降,为此东阿阿胶投资上亿元在山东无棣、辽宁阜新等地建立了九个养驴基地,而从四季如春的云南大理、天山角下的新疆及内蒙大草原养驴取皮,又给阿胶这一瑰宝注入新的天然绿色和文化元素。
秦玉峰认为,恢复东阿阿胶“补血圣药”“滋补上品”的地位尚需时日,但只有恢复历史地位,东阿阿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算到位。
“文化植入”铸造品牌力量
“阿胶少帅”秦玉峰执掌帅印后,在阿胶产品市场化方面大踏步前行。在以文化营销为主体的市场开发中,东阿阿胶铸造着品牌的力量。
2006年底,东阿阿胶入围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阿胶的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阿胶传统文化和工艺,而对阿胶的文化资源和品牌资源进行不断丰富和传播,无疑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发展。
秦玉峰说:“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唯有文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唯有接受文化,才可能接受产品。东阿阿胶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无数使用阿胶、盛赞阿胶的故事,文化营销必将成为营销新模式。”
围绕“五年再造一个东阿阿胶”战略目标,以市场营销为总抓手,创新运营模式,大力实施以文化营销为主线的阿胶价值回归工程,闯出了一条以文化打造强势品牌、提升竞争优势的差异化营销道路,实现了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历史性突破。公司相继荣获“中国行业品牌领袖年度大奖”、“中国科技名牌500强”、“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最受消费者信赖保健品品牌”等荣誉,第四次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到30.05亿元。发展速度创近八年之最。占据东阿阿胶销售额五成以上的复方阿胶浆畅销28年,销量达到120亿支,成为全国医药行业十大名牌产品和全国各大药店指名购买率第一的补血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