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李彦宏:IT界的白马王子

[类别:财富人生] [更新:05-02 11:20:54] [浏览:6603 次]

    有个甜蜜的童年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的家庭。和他们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李彦宏没有上过幼儿园,他的启蒙教育基本就是他的两个姐姐。李彦宏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李彦宏家门前有个小院子,支一块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经常给他们这帮小孩子上课的地方。那时候李彦宏最喜欢学的是数学。

    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两个月后,李彦宏随着家庭的搬迁转学到晋东化工厂子弟校。在那里,老师们觉得这是重点小学校的孩子,没多久让他当了副班长。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李彦宏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块特殊材料。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彦宏给班上一位女同学递条子,表达“爱慕之情”,被这个女生告到了班主任处,班主任通知了李彦宏的父母,老师和家长都来开“批斗会”,搞得他很没面子,也算是他小学的一场“桃色风波”。

    钟情理科,目标大学

    但中学时代,李彦宏回归“主业”,全身心投入功课学习中。李彦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压力还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李彦宏一心想上大学,所以他想到阳泉一中读高中。那所中学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学,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户”。几乎没有人认为子弟校的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两个姐姐更是为他担心。李彦宏倒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回忆这段人生最初的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心理,经过两个月的“临时抱佛脚”,李彦宏居然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阳泉一中,令许多子弟校的师生大跌眼镜。考上阳泉一中的李彦宏变得“老实”起来,一心苦读,一心想上名牌大学。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李彦宏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在高中时候的李彦宏,个人兴趣并不在理科。

    就读北大情报系,心系计算机系

    1987年,勤奋、刻苦的李彦宏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为李彦宏后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过,身处象牙塔的他,也有几多欢乐,几多愁。他离开阳泉迈进中国最高学府的激动心情,渐渐被图书情报学的枯燥、乏味消融。规划未来人生道路变得迫切。那时候,中国的氛围较为沉闷,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单位,已经是非常好的选择了。而当时候这在李彦宏看来,选择出国是一条自然而然的道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等书狂啃,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留学生涯,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留学美国一时成了李彦宏的奋斗目标,他把专业锁定在计算机上,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本来李彦宏是打算奔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几年,美国的IT太火,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这些学校眼里,基本上还是“婴儿”,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留学生。布法罗本来也不准备招大陆留学生的,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们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李彦宏就这样幸运地纽约布法罗大学计算机录取,如愿以偿。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靠近尼亚加拉瀑布的布法罗大学,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响,一年中有6个月都下着雪。但李彦宏出国就读计算系的现实并没有设想的那么美好,他的出国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他换了专业,刚到美国学计算机,很多功课一开始都跟不上。有时和教授面谈时,由于较心急,谈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领域,结果那些教授就觉得他不行。

www.liushuye.com

    初来乍到,功课又跟不上,没办法,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李彦宏实在忍受不了布法诺夜晚冰彻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从留学盘缠中拿出1000美金,购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打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李彦宏在布法罗读书期间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与一对中国夫妇合租,合不来,因为夫妇俩经常在每月的电话费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话是不收月租费的,这对夫妇以为他不知道,非要让他平摊月租费。第二次的环境不错,但房东家养的那只猫,竟然让他过敏。第三次与一个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合租,双方合得来,离学校近,很满意。这一段时间,他的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很大长进,不像当初,很多专业课都听不大懂。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留学生们常常称其为“磨合期”。过了“磨合期”的留学生们总会有些躁动。比如,在校外兼职打工啦,参加组织校友会、同乡联谊会啦,总之“不闲着”。

    去Matsushita的公司打工,改变一生

    1993年4月,李彦宏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5-8月是学校的暑假,呆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决定去“打工”。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又一次“广种薄收”之后,又一次惊喜的“幸运”——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工作。

    去Matsushita的实习,改变了李彦宏的一生。李彦宏要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消息很快在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有趣的是,当他那位香港同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同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译。怪不得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彦宏在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正式实习。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岗位,靠自己挣钱吃饭的开端。普林斯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养育了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同时,这里也是工业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松下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一进门就能看见大厅里的室内花园。工作之余,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李彦宏从事的是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实习期间,他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以至于当他必须结束暑期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里兼职,并鼓励他把这一研究成果写出来发表。李彦宏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个研究成果的时候,得到国际OCR学术领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攻读博士期间能写出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导师认定他的博士文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不出特别意外,松下一定会在他博士毕业后高薪聘请他。李彦宏的美国之路仿佛一片坦途。

    放弃“金光大道”,选择了“高级顾问”

    李彦宏突然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聘书,邀请他去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工作。李彦宏有些犹豫,自己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将顺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权威”的金光大道,而这个理想,是他从家乡阳泉走出来时就抱定的理想。做工程师还是做科学家,李彦宏再次面临人生的抉择。抉择李彦宏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正是克林顿和戈尔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美国经济牛气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钱,各公司人才流动异常活跃。留美学生中这个时候流行一股风气,只要有工作,读博士的学生,大都拿了硕士文凭就走人。李彦宏很想拿到博士文凭再去工作,但这家公司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老板对他的研究非常欣赏,而且两人在学术上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李彦宏最后决定放弃博士学业,到这家公司作“高级顾问”。李彦宏的科学家梦想就这样破了。人生的重要抉择有很多,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转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虑,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从山西阳泉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到纽约布法诺大学,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每一步走得仿佛都那么自然,而每一步仿佛又那么艰难。

[1] [2] [3]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