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Z村下乡住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类别:报告] [更新:05-02 11:27:48] [浏览:6169 次]

Z村下乡住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提要:拓宽发展思路,多渠道增加收入。农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农村发展速度与文明程度。解放农民思想,转变农民观念必须从农民的思想实际出发

源自房地产资料

  Z村下乡住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按照陵办发[20xx]23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多次到自己的下乡住村点——古郊乡Z村,通过召开支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座谈会,听取“两委”干部对本村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深入农户走访等形式,认真对Z村的现状、产业发展规划、农民增收计划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了初步发展思路。

  一、Z村基本情况

  Z村位于E县东部山区古郊乡西2.5公里处,地处王莽岭旅游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215户680口人(其中:男性358人,女性322人);低保户100户,101人,社会劳动力358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45人;土地面积6100亩,其中耕地面积863亩,林地4790亩,牧坡447亩;村“两委”干部总人数5人(其中:村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交叉任职1人);中共党员人数24人,其中外出务工党员人数8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

  从下乡住村调研情况看,Z村产业发展主要是以畜牧养殖业和干果经济林种植业为主。畜牧养殖业方面:该村有着较长的养殖传统,全村现有山羊300余只,特别是高新高速公路的即将建成通车,将使Z村的交通条件更加畅达,与河南的距离更加接近,养殖业市场更加广阔,村民的养殖积极性很高,支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申报了圈舍养羊项目,养羊园区圈舍基地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干果经济林种植业方面:该村历来盛产核桃,年产量在1400公斤左右,由于核桃耐旱、耐贫瘠、抗病强、寿命长,具有经济林和用材林之功效,近年来群众种植优质核桃树的积极性一直很高,特别是20xx年退耕还林以来,干果经济林(核桃树)收入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组成部分,村民发展干果经济林的热情更加高涨。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Z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狠抓养殖业、干果经济林种植业的发展,使农民群众生产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因产业发展规模小、农民群众缺技能、增收渠道比较窄、实用技术应用难、基础设施负债大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始终未形成规模,农民增收仍未大跨越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产业发展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从养殖业来看,该村虽有养殖传统,但是一些零星散户,不成规模,目前仅有的两家自主养羊户也规模不大。20xx年投资36.5万元兴建的千头种羊繁育基地虽已建成,但还未投入使用。从种植业来看,该村在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基础上,20xx年—20xx年规划种植的350亩优质核桃经济林仍未挂果,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带动效应,带动能力还很弱,村民联动致富效果不明显。

  2、实用技术应用难,经济效益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依靠经验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桎梏,严重限制了Z村的产业转型跨越发展,同时农业技术水平低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Z村虽然有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网络等学习教育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丰富的农业、农技实用技术等相关知识,难以转化为在促进生产、有利于村民增收的实用技术,村民们面临着实用技术应用难、经济效益低的发展难题。当前种植的350亩干果经济林和千头种羊繁育基地就遭遇着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瓶颈制约,即将建成的养羊园区基地就面临着选种、育羊、管理、营销等众多农业技术性问题。

  3、农民群众缺技能,务工收益差。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要靠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从Z村来看,群众靠天吃饭,春播秋收、温饱即安的老农意识浓厚,有创业精神,创业想法,搞第三产业的人很少。一些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近年来,村上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者逐年增加,但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高、岗位报酬低的劳动,难以从事有专业技能要求的工作,导致岗位报酬低,工作不稳定,经济收益差。

  4、产业发展较单一,增收渠道少。Z村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导产业,由于受地形、气候、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发展成为规模化产业项目,既没有很好的利用全乡旅游优势资源来发展第二、三产业方面的项目,也没有发展起特色的农业产业、观光农业等富民产业,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带动效应缺位,农民增收缓慢、产业发展乏力。

  5、基础设施负债大,发展资金缺。今年新建的村委办公及商贸综合楼、养羊园区基地一期工程建设以及户户通水泥路铺设,共投资150万元,虽然争取到了相关部门的扶持补助款项,但大部分资金是由村上自筹解决,造成村集体债务大幅增加,在推动产业发展时无法筹集到产业项目相应的资金需求,给产业发展转型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推进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下乡住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根据Z村实际,必须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壮大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化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构调整是基础,规模化经营是关键,只有产业规模化才能形成带动效应和联动发展效应,才能增加群众收入,促进产业发展。一是要大力推进“双千只”养羊业发展。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小规模、大群体,低投入、快见效,广覆盖、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建立以合作社为龙头的养羊专业协会。要在20xx年筹备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统一购置种羊200只,发展社员20户养羊专业户,户均25只羊。20xx年,发展60户养羊专业户,户均30只羊。20xx年,发展80户养羊专业户,户均35只羊。要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帮助、合作社


源自房地产资料

《Z村下乡住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