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外卖平台
南京“零号线”日均送3000单
外卖小哥200多个,能送800多家店的外卖
南京本土最大外卖服务平台“零号线”城市经理张晨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零号线”是2012年6月,由三名80后“海归”创业的,拥有自建配送团队,之所以命名为“零号线”,是因为他们认为最快的交通工具是地铁,“零号线”正要做连接商户和消费者的“地铁线”。
2013年底,“零号线”运营模式吸引了红杉资本注资。目前,“零号线”覆盖南京、上海、苏州,2015年将扩展到6-10个城市。
记者登录“零号线”发现,在线定位后,就可查看自己所在地6公里内的商家并可外卖下单。像中心大酒店这样的星级酒店,也在上面推出了平价菜外卖;马祥兴、绿柳居等老字号、马小马、麻辣盛艳等年轻人喜欢的新店,零品牌的特色奶茶店等共计800多家餐饮店可通过这个平台叫外卖。
据介绍,“零号线”目前共有200多名“外卖小哥”,平均每天在全南京送出约3000单中餐、晚餐和下午茶。
“外卖小哥”介绍,他们都是骑电动车用保温袋取送餐。
“每人手中有个APP,会有指令告诉我们,去哪里取餐,送到哪里,有时一中午会到一家店去两三次。”一个片区会有很多个派送员,从订单产生到送达顾客在一小时之内,电梯忙时,20楼以下都是直接爬楼梯。
没有传统的房租成本
南京外卖O2O市场藏着三四亿“金矿”?
南京一家本土券商的餐饮业分析师说,“零号线”的运营模式有点类似“打车模式”中的支付端,意在抢夺餐饮外卖O2O大蛋糕中的支付市场和流量;而“淘点点”、“美团外卖”则有些类似天猫,通过为商户和消费者搭建平台实现可持续性盈利。
那么,南京的餐饮外卖O2O市场究竟有多大?
这位分析师介绍,2014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将达913亿元,2015年将突破1200亿元。以此估算,南京约占到全国餐饮销售数据的千分之四左右,若以此类推,则2014年南京餐饮外卖O2O市场或达3.7亿元,2015年或达4.8亿元。这意味着,“只要做出特色,小小盒饭也能掘金大市场。”他进一步介绍,“传统餐饮业中房租成本占很大比重。外卖O2O形式下,这部分最昂贵的成本得以节省,有特色的餐饮店甚至可集中资源,全城只开一个店,专心研制特色菜品、保证质量,盈利率会大幅提升。”张晨则介绍说,“外卖O2O不仅是传统堂食延伸这么简单,它首先是一种聚合互联网思维的碰撞。”
别让外卖O2O
“看上去很美”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荣也表示,餐饮的O2O模式分成团购和外卖两大类,目前外卖O2O是继大众点评、美团网等团购之后第二个火爆的模式。他介绍,“南京的外卖O2O在全省位居前列,但在全国来看,只能算中等水平,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意味着,它还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商家的水平参差不齐
团购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导到线下消费,而外卖则是把线下的消费者带到线上消费。团购强调“折扣”,打乱了商家价格体系;外卖落地到“服务”,照顾了商家利益,为市场重新打开了一个增量市场。
但在过热的市场中,仍然充斥着参差不齐的商家。一方面,非主流的中小外卖服务企业,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获得融资的创业公司,订单量没有达到预设财务模型,仍处于亏损状态。
线下服务能否跟上线上
易观国际分析师刘梦蕾表示,外卖O2O的核心竞争力是对用户的掌控能力和流量的获取能力。外卖行业同质化日趋严重,以外卖订餐平台模式为基础衍生出的面向独特消费者的独特需求的商品订购、及时配送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另一方面她也提醒: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如果线上宣传得好,线下服务跟不上,也会对品牌有伤害。
订单被延误如何处理
虽然互联网产品有很强的可扩展性,用户数成倍增长也实属易事,但外卖O2O必须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扩张,一步步的扩张让外卖O2O平台难以快速爆发,而且不同城市的经验很难复制。
以呼叫中心举例,由于餐饮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用户在外卖平台订完餐后,会面临餐厅今天这道菜已经售罄或原料不足的尴尬场景。这时,平台一般需要用电话的方式告诉消费者,让其重新选择。此外,外卖的物流配送的体系并不成熟,而外卖相对其他网货有着更强的时效性。拥有强大配送团队的点我吧,仍然会有15%的订单会延误,当用户的订单被延误后,便会选择打电话给客服。
受制于餐饮的标准化程度低、配送体系不成熟,这都增加了外卖平台的呼叫中心压力。拥有一支高效的团队,在外卖O2O企业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