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工业品营销的现状透视

[类别:营销策略] [更新:05-02 11:27:48] [浏览:6125 次]

    1、良好的发展机遇

    众多企业纷纷进入中央空调领域,其间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机遇也非常多。作为中国制冷行业中唯一一个未完全开发的“金矿”,面临着以下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是市场容量大

    事实上,据有关方面统计,2003年商用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达到85亿元,2004制冷年度,中央空调市场的增长率就已超过40%,销售额达到80亿元。尤其是不同于家用空调价格战已到强弩之末,中央空调市场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利润率,,2005年达到180亿元以上,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将达成400亿的市场空调。市场空间迅速巨大,而利润至少是30%--40%以上。这对于众多在市场上艰难逐利的企业,尤其是仍在价格战中挣扎的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其诱人的。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企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景一片看好。

    据了解分析,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中央空调销售比例和制冷量早已超过家用空调。例如,美国每年销售600万套用于别墅建筑的户式中央空调,而窗机销售量只有400万套左右。欧洲国家的新建楼盘基本都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日本也是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全球市场情况看,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市场容量比例大约是55:45。

    资料来源:慧聪国际资讯

    第二;中央空调的利润比较丰厚。

    厂商存在于市场中,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求得继续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机遇,而中央空调的整体平均利润2004—2005年40%,正好满足这一条件。据了解,中央空调的整体费用构成非常复杂,一般分为设计费用、产品费用和安装费用三部分。由于中央空调的国家标准尚未确立,行业发展秩序比较混乱,各个厂商对利益追求的不同,这其中留给经销商和产品制造商的操作空间就非常大。有媒体曾报道中央空调整体利润在15%左右,以笔者所获悉情况来看,那简直是“小儿科”,“外行说瞎话”。据笔者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表明,中央空调的利润回报率最起码在50%以上,有的甚至有200%以上。虽然其中含有10—15%的质保金,乃至拖欠货款的事项发生,但厂商从中获得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事实上,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无数的厂商才纷纷涌入这个大“熔炉”去“淘金”。

    资料来源:慧聪国际资讯

    第三:市场上没有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强势品牌,进入门槛不高,新生品牌很容易进入,并有可能促成新的市场格局的诞生。

    在2003年,整个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上密密麻麻地簇拥着几百家大小品牌。而今,随着中央空调市场竞争加剧,到2005年的时候,两年之内现有的130多个品牌将被缩减到40至50个品牌,市场将持续整合,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强。

    而且,国内年销售额做到20亿元以上规模的只有寥寥3家,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的更可能只有大金一家,其市场份额不到10%,而其他绝大多数品牌年销售额都只有几亿,这样的一种市场状况很鲜明的反映出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不成熟,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中央空调前景无限,新进入品牌完全有机会在新的领域取得突出业绩。

    第四:“本土优势+营销技术”比拼技术命脉

    美国和日本在压缩机技术上遥遥领先于国产品牌,但并不代表他们在营销上面也能始终领先。事实上,与家用空调销售直接面对消费者不同的是,家用中央空调面向的消费群体更多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院,属于典型的关系营销,而这恰恰是本土企业的强项。

    许多企业开始充分利用其原有的强大渠道优势。一些企业在许多消费者最常购买家电产品的卖场设立了专门的家用中央空调卖场;海尔等企业甚至在许多城市建立了家用中央空调专卖店,“坐镇”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比较,图纸设计,方案报价,上门测量,实际安装等全套服务;江苏五星、苏宁等电器连锁巨头也纷纷设立了专业的中央空调销售公司。

www.liushuye.com

    还有企业利用原有的家居市场,将家居市场建成展示产品、招揽客户的阵地;部分优秀的本土企业开始学习大金等品牌一贯紧盯工程项目的做法,随时查看“政府采购网”、“建筑网”等专业性网站,只要是有大型工程有暖通系统配套的要求,都能做到无孔不入。此外,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宣传力度,将普通家用空调的市场操作策略应用到家用中央空调领域,进行现场促销、社区展示等系列活动。他们的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土企业欠缺核心技术的劣势,当然也与现阶段的实际市场环境是相吻合的。

    第五,国家标准建立,市场日趋规范

    从2002年开始,北京、上海等地家用电器协会专门召集了一些中央空调行业的专家来筹建中央空调协会,目的就是要把中央空调行业做得更标准、更规范。2003年SARS危机之后,业界对于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空调行业标准的呼声更是强烈。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协会及多家企业都开始着手制定有关中央空调安装、设计、验收规范,虽有缺陷,但制定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伴随着国家标准的建立,整个中央空调市场将进入健康、有序、稳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也是中国企业进军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良好机遇。

    所以,国内新生品牌进军中央空调,虽然拥有这样那样的优势,但仍应该冷静面对挑战,正确看待机遇,扬长避短,化短为长,避免直接冲突,主攻目标客户亟需而洋品牌忽略的市场,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局部胜利,最终赢得全面反攻的时机!

    2、目前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建筑、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人们对中央空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央空调在国内巨大市场需求已经形成,而国内空调企业也将由此迎来一个发展的转机。

    挑战之一:“内外”品牌之争

    据统计,2002年,中央空调企业产值达到了143.34亿元(不完全统计),其中,大金、约克、特灵、麦克维尔等外资品牌占32.84%,处于优势地位;海尔、格力、华凌等国内品牌只占28.15%。2004年,海尔、格力、华凌等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36.78%,抢占了主导权,而海外品牌却下降到29.38%。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央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属于工程设计而非家电,因此在渠道及适应本地市场方面,国内品牌在此显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同时从应用技术上,国内外企业的差别也并不大,因此才会促使本土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04年对中央空调业来说是具有变革意义的一年,通过市场的考验,竞争优势终于重新回归到品牌与技术上。据了解,200年开始,从几百、90家、至2005年锐减到不足20家,而具备品牌与技术实力的只有海尔、大金、约克、格力、清华同方等知名企业。

    挑战之二:规范净化市场与行业壁垒

    中央空调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但绝大多数中央空调用户却并非专业人士,不具备专业的辨识能力。由于这种非专业性,用户无法了解企业的真正实力,只能通过价格、技术指标等表面的现象去判断。这给一些技术水平不强的小企业以可乘之机,造成许多客户一次投入的费用就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却没有买到优质的产品,用户颇多怨言却依然苦于没有合理的判断标准。

    那么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出台,抬高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准入门槛。众所周知,生产许可证是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强制性认可证书,相当于家电业中的“3C认证”。此前,由于家电行业进入薄利时代,许多企业纷纷进入利润相对较高的中央空调市场,通过技术模仿、低价竞争的手段,在市场上生存,造成市场混乱、无序。但随着此次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推行,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许多技术实力、生产实力不强的小企业势必被淘汰。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很好地净化市场环境。

[1] [2]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