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品牌观形,销量知性,方得企业之道

[类别:品牌管理] [更新:05-02 11:11:55] [浏览:6348 次]

    观其形,知其性;

    知其性,才能尽知其理;

    尽知其理,终可得其道。

    ——题解

    五年以前的那些年里,我是一个坚定的“品牌论”者,主要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找到了打通品牌彼岸的成功路径。

    那是我怀着崇敬的态度学习完孙先红老师的《蒙牛内幕》后得到的经验,即:“牌在眼中、牌在手中、牌在心中”,其实操路径是:牌在眼中—提升知名度,牌在手中—做好美誉度带动销售,牌在心中—根植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度。借助广泛的公共媒体提升产品知名度拉动销量进而建立品牌,由此形成了“品牌三度论”。于是,我感觉自己发现了品牌的秘密,又像是手里握上了AK47一样,自那以后把所有和我谈品牌理论的人统统用“品牌三度论”强大的杀伤力,突突的手下无一合之将。

    事易时移,蓝天六必治案例出现以后,我发现: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牙膏,尤其是那句“牙好胃口就好”更是广泛的被中国的老百姓所熟知,但蓝天六必治并没有因为产品知名度的广泛传播,进而形成实质性的品牌,更没有换来可观的销售量,红火了一两年以后就销声匿迹了。这让我很是惶恐,不为别的只因我开始有点怀疑“品牌三度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那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淫人妻女、杀人父母的天底下最不要脸的人,对借助“品牌三度论”把那些没有理论的泥腿子、不懂装懂的二货们突突的毫无还手之力的真理产生质疑?这不就是对自己的武器产生质疑、对自己的判断产生质疑吗?更关键的是:质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如果承认理论有问题,那么就代表我错了,我错了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曾经被我突突的、抨击的人就会马上跳出来,用过去我突突他们的方法加倍的突突我,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俗话说,人在江湖漂、脸面最重要!为了脸面,更重要的是为了继续突突他们,我开始拼命的寻找用以佐证“品牌三度论”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其他案例。谢天谢地,斯达舒“四大叔-胃酸、胃痛、胃胀-胃,你好吗”的案例出现后,成为支撑我“品牌理论高大全形象”最有力的遮羞布,我感觉就像是三伏天喝了一杯冰镇汽水儿,从里到外透着舒服。

    从那以后,我经常无比牛B的告诉他们:别他娘的跟老子说这些废话,想做品牌,先拉知名度

    五年前,我从药品保健品的“广告模式”转入会议营销体系。

    那时我仍然固执的认为:提升知名度是形成品牌的最佳路径。当我借助转圈的便利条件,重新审视“广告模式”这个体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医药保健品的“广告炒作”模式借助局部地区高频次、大密度的广告传播应该是非常容易在局部地区形成品牌的,事实上也确实实现了“广告(牌在眼中)-销售(牌在手中)”的循环,但为什么没有形成品牌(牌在心中)?

    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我决定不再做“怀疑理论”那么不要脸的事儿了,我聪明的开始转移火力点,从另外的层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于是那些保健品的经营者成为我倾泻火力的主要目标。

经过了解,我发现他们对建立一个品牌缺少可实际操作的策略、科学系统的体系和理论认知,他们比我更加固执的认为:品牌太扯淡了,离的太远了,只有销量所带来的利润才是实实在在的。

    嗯,我舒坦了,也放心了,因为理论没错,错的是这帮人。我很急切的想要帮助他们,让他们摆脱这种只顾销量、不做品牌的愚昧认知,我甚至一度认为:历史将拯救他们的任务交给了我,于是我怀着清白可鉴日月的心,恨铁不成钢的到处传播品牌理论和品牌操作策略,希望有一个迷途的羔羊能刹住危险的脚步,在回眸的那一刻看到不远处打扮的如同救世主耶稣一样的我,被我的圣光所笼罩,与我一同步入品牌的天堂。不过,事实的残酷的,迷途的羔羊到处都是,但没有一个对品牌的天堂有兴趣,他们统统都堕落着打算进入销量的地狱。

www.liushuye.com

    如果说蓝天六必治告诉我们:知名度不代表品牌;那么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蒙派药人则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一个态度:提升知名度可以换取销量,但是我不愿意做品牌!我他妈的都不知道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我操!除了愤怒,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可是冷静一想,我还得继续生活、还得继续在中国健康行业里得瑟,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笔当做武器,用品牌理论衍生出的强大气场武装自己,通过文字对他们这一群没有远见、没有理想的经营者口诛笔伐,严厉的抨击他们的短视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功利心态,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原罪一股脑的都堆在他们身上,然后坚决的从意识形态上和这群唯利是图的老板撇清关系,让他们玩儿蛋去。

    我想,我是成功了。我用品牌理论的强大力量横扫了这群牛鬼蛇神。

    四年我参加一个行业论坛,和一位产品在圈内经营十几年,年销售规模达到几个亿的企业家朋友聊天。

    忍不住再一次兜售起自己的品牌理论,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做成品牌?他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做品牌?我一听就来劲了,子弹上膛、刀枪出鞘,拉开架势滔滔不绝的开始教育他:不做品牌,发展不下去;不做品牌,企业长久不了。他接着继续问我:做品牌就能发展下去?做品牌就能长久?我没有品牌做了十几年,现在一年好几个亿,局部地区知名度很高,顾客的反复购买率很强,难道这不是品牌?我为啥要大张旗鼓的做品牌?当前我们国家健康行业的生态,能产生品牌吗?品牌能抵抗住那些低价竞争者吗?品牌能缓解信任危机吗?品牌是万能药吗?

    看着他那张可怕的嘴像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一样向我突突,我当时就疯了,唯一想法就是拿把刀把他捅死,然后自杀。和他聊天太痛苦了,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商业生态链条上的不同人,对品牌有不同的理解,其实这种理解无关对错。

    今年,是我进入健康行业的第十三个年头,我接触了很多人,很多事。我开始有点明白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似乎多少了解了中国健康行业中的企业老板,通过对这个相对特殊群体的接触也让我对品牌有了不同的理解。

    中国健康行业(保健品会议营销界)是否有品牌?我认为,如果以品牌的基本标准“知名度、美誉度、议价能力和反复消费”来进行衡量,那结果就是没有。但是,历经十几年屹立不倒的企业、年销售规模达到几个亿的单品却有,而且还很多。比如:珍奥的核酸、天年的睡系、瑞年的氨基酸、江大的蜂胶、骏丰的频谱屋等等,这些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分销网络,每年为企业带来几个亿的销售规模以及可观的盈利,但是为什么没有形成品牌?

    不是我们的品牌评价体系本来就不科学?还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品牌的误区?

    品牌是什么?是一些不知所谓的机构给出的不知所谓的“驰名商标”、“诚信产品”?有了这些帽子就是品牌?还是知道的人越多、名气越大乃或上了央视的就是品牌?如果你说这些都是方法,品牌的最终目标就是长久的销售和长久的支持企业发展。那么,这些产品支持了企业持续发展了十几年甚至更多,也收获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们是不是品牌?

    有知名度没有销量,不是品牌;有销量没有知名度,也不是品牌!我操,这个世界太难懂了。

    打那以后我逐渐认为,品牌就是手拿钢叉头顶犄角咧着嘴坏笑的小恶魔,他挥动着具有魔力的钢叉,每一次出击都能刺痛中国商人的心中的痛,每一次都用“世界级品牌”将中国商业精英们突突的支离破碎,然后将“世界级品牌”的耻辱和压抑嚼一嚼更深层次的吐给那些还在挣扎的中小企业身上,然后大义凛然的说着:他妈的,你们都给老子记住,品牌才是最终出路,才是将红旗插遍全球的最佳武器!

[1] [2]  下一页


《品牌观形,销量知性,方得企业之道》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