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决择

[类别:战略前沿] [更新:05-02 11:14:20] [浏览:6490 次]

   “微笑曲线”(SmilingCurve)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来描述个人电脑制造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他的基本图形是: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价值链上,处于价值链的的两端的研发和销后服务是增值最大的,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所谓的“微笑曲线”其实就是“附加价值曲线”,企业可通过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渗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实际上,“微笑曲线”这一现象不仅在计算机制造企业存在,在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

  既然在很多行业中都存在附加值的微笑曲线,企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经营组织,企业在产业决择时,都希望往附加值高的领域发展,然而微笑曲线只是反映产业链增值的现象,并不代表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去进入其所在产业链的增值高端。我们不仿来分析一下进入产业链的这几个环节,应具备什么条件。

  一、产品研发

  很多产业只要研发投入成功,其创造的利润往往是最大的。我们都在说中国是世界工厂,正是因为我国缺少进入产业链高端领域的企业,特别是进入第一领域的企业,如我们电子行业,无论是世界产量最大的电视机、手机、电脑也好,还是其他一些微电子光电子产业也好,我们花了不少力气去生产,但始终只能为国际上的一些高端产品生产商打工,赚取少量的劳务费,象电视机产业,我国的产量占世界的近一半,但出口一台彩电,只能赚取很少的一个到两个美元,而其中所用的关键芯片,可能就赚了我们几个美元,其实我们所有的电子企业都在努力地为菲利浦、松下、索尼、英特尔、ADM等几家大的芯片生产商赚钱,即使有些企业、国家投入巨资进行产品开发,但至今未取得多少较果,软件业就更不用说了。电子行业是如此,汽车、制药等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是不是我们的企业就不知道往产品研发方面进行投资呢?不是,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进入该方领域的一些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研发必须具有雄厚的资金作保证。产品研发,特别是高端产品的研发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用进行长期的投入,据美医药协会统计,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最后量产,往往要经历十二年,投入资金是以亿美元计的,医药行业如些,其他行业也差不多,由此可见没有雄厚的资金,企业难于染指产品的高端研发,在一些领域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实力。

  2、产品研发需要积聚强大的研发队伍。产品研发除了有雄厚的资金作保证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对所研发领域熟悉的专家团队和高素质人才,产品研发中关键之关键就是快速研发出高技术、高效率、高使用性能,且成本能被使用者接受的产品,这此关键是要靠专家团队等高素质人才来完成。大家都知道企业间的竟争关键是人才的竟争,高素质人才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为保证这种希缺资源能为企业所用,当然所花费的代价也不会少,积聚一批研发专业人员更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这些也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得了的。

  3、研发需要积聚雄厚的技术基础。一种产品研发成功,往往要用到很多方面的专用技术,而这些专用技术很可能已被别人申请了专利保护,专利持有人不受权允许你使用,你就必须另辟新径,花费更多的钱和时间,即使给你受权允许使用,也得花费不少的专利使用费,我国的DVD就是如此,出口一台赚的钱不到专利使用费的一半,想避开专利采用新模式,投入不少,至今也没有产品面市。

  该产品开发阶段玩的主要是高端,资本也是高端、人才也是高端、技术也是高端,在这几个高端中你不掌握个一到两项,千万别帽然进入。

www.liushuye.com

  二、元件生产

  元件生产相对于产品研发容易些,在投入资金、投资时间和人才要求都比产品研发低得多,但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有配套服务对象。任何产品都得有客户群,元件生产更是如此,它是产业链中从设想到产品的中间还节,既要与产业链的上游(研发设计)对接,还要与产业链的下游(最终产品)对接,有一方对接不好都会使整个投资失败,如果没有配套对象企业就不可能生存。

  2、需要相当的技术人才。元件生产是产业链的中端,上要与产品研发衔接,下要与装配商衔接,这些衔接过程中不可能拿过一个方案不加开发地生产,还需要在功能和结构上进行第二次开发,开发生产的元件既要运用好上游研发成果,又要符合下游厂商的使用要求,上游研发方案一旦改进你要跟得上,用得来,下游一旦有要求你要改得动、改得快、改得好,没有一定的投入,没有一定的人才和加工决巧是对接不好的。

  3、元件生产除了生产产品必须高质量外,低成本是不必可少的。高质量要求企业有一定的技术人才和加工能力,低成本则在前面的基础上还得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企业应当处在产业集散地、有足够的规模,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企业很难达到经济规模,生存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元件生产主要是特色,上游研发单位不可能找一家企业进行配套,肯定是找一群企业为其配套,无论是在品种、质量、规模、成本上,只要你做了特色,就一定有生存空间。

  三、产品装配业

  产品装配业是产品从设想到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空间小,因此规模与速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一定的经济规模。虽说规模对每个企业来说都很重要,但对于装配业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才有可能培育出品牌,才有可能更有效地使用新工具和技术,才有资格向元件供应商和产品经销商对等谈价,才有中能达到低成本(元件采购价格也往往决定了所装配产品最终成本)。举个例子,电视机制造业,世界各地所用的芯片都一样,就这么几家生产的,产品差别主要在款式和加工细度上,就款式而言,主要是模具,一个款式一般半年左右就被市场淘汰,一套模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如果没有规模,模具费用摊下来小企业就受不了。

  2、地处产业集散地。装配业技术含量低、增加值有限、物流量又很大,因此在选择产业地时,一定得选择产业集群地,最好是集元件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地于一身,至少也得在其中接近一地,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很多的资金投入和营运费用。

  3、特别应强调资金流转速度。装配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附加值低,但投入资金往往是最大,产品的变化速度往往又是最快的,速度一但慢下来,很容易造成资金积压,产品价格下跌,只有加资金周转速度,才能有效避免这方面的损失。

  进入这一块的企业玩的就是一个规模和速度,这两个东西缺少一个,生存难度都大。

  四、产品销售

  产品销售也和元件生产一样,都处于微笑曲线的中端,因此产品销售与元件生产应具备的条件也有相似之处:

  1、要有广大的消费群体。销售群体对销售业来说,永远是第一需考虑的问题,你在只有万人左右的小镇建一大超市,你经营的产品质量如何过硬、服务态度再好、经营再诚信,都没有用,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肯定生存不下去的,企业的规模要与当地消费群体相适应。

  2、应树立自已的特色。作为销售企业来说树立自身的特色非常重要,应当说销售企业进入门槛不高,没有特色是很难将企业做好、如强的,这些特色可能包括多个方面,如企业品牌、规模、价格、诚信服务等等。

  3、加速资金周转。销售企业是以资金为基础的企业,可以说是以资金养出来的,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存货周转快,才可能节省资金,才不至于因产品的升级换代造成价格下滑给企业带来损失。

www.liushuye.com

  五、售后服务业。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售后服务业是最普通不过的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施正荣是不是搞错了,售后服务业怎么会是微笑曲线的高端,其实不然,我们举一简单的例子,大家就相信这个微笑曲线是正确的,据不完全统计,一辆车一般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修理费用与其购价相等,但其中使用元件价值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即使是最普通不过的皮鞋,如果每擦拭一次按市场价2元计,可能一年其保养费也超过其购价,这些服务过程中其实成本是较低的,增值自然也就大。

[1] [2]  下一页


《微笑曲线与企业经营决择》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