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同质化时代下的安防企业竞争策略探析

[类别:竞争发展] [更新:05-03 22:20:02] [浏览:6911 次]

感谢2投稿

文/魏广巨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顾问

在过去的五年里,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和“平安城市”、“平安农村”、“平安乡镇”等一系列平安工程的实施,为中国安防企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缘,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安防行业总产值约为1450亿元,到2010年上升为约2300亿元,并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以2010年安防市场数据为例,安防设备产值为1061亿人民币,安防工程及系统集成924亿元,安防服务119亿元(见图1)。其中,视频监控成为了目前安防设备最大的细分产品线,2010年其总产值达到了434.2亿元,占产品市场43%的比重;门禁系统设备为95.5亿元,占据约9%的比重;防盗报警128亿元,占产品市场总产值的12%,社区安防62亿人民币,占产品市场总产值的6%;安防软件约13亿元,占1%的比重;防爆安检约38亿人民币,占4%;此外实体与人体安防产值为290亿人民币,占据产品市场总量的30%,见图2。(查询数据和请教同行,视频监控设备产值为434.2亿元,占比41%,如果您有更权威的数据请告知,我会修改图表)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在中国安防行业的总产值中,安防设备销售额占到了将近一半的比重,而安防服务仅有6%。而在日本的安防产业总产值中,安防设备销售占比仅为23%,安防服务产值占比为43%;欧美发达国家的安防服务产值在整个安防产业中的占比约为54%—63%之间。

在品牌集中度方面,2010年安防产业单个企业最高的产值为30多亿元,仅占行业总产值的1.3%,而在国内的家电和通讯行业,如海尔2010年销售额达1357亿元,占比达到15%;华为达到1850亿元,占比20%。单纯从销售额来讲,华为一家公司的规模几乎相当于安防产业总产值的80%;通过行业对比可以看出,家电和通讯行业品牌集中度较高,海尔、华为两大巨头销售额占行业总额35%;而安防产业相对来说缺少行业领军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安防行业的品牌集中度相对较低,过低的品牌集中度不利于行业资源整合,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也相对较低。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国安防企业总数量为23000多家,从业人员约120万人,其中80%为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以产品制造和销售为主,也就是说将近1.5万家安防企业在争抢1061亿人民币的市场份额,从安防产品的销售层面而言,平均一家企业创造产值为仅有几百万元;而我们再看看日本,这个数据为1400多万人民币,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该数据为3700多万—7000多万人民币;从安防产品销售利润来看,以监控产品为例,2007年平均毛利率为43.2%,而2010年同样类型产品毛利率已下降为34.7%,同样一款分辨率为580TVL的红外摄像机(12V,5W,75Ω/BNC)在2007年市场售价平均为545元人民币,2010年市场平均售价下降到238元,部分商家已经不再生产和经营该类产品,除了技术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外,产品利润率太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来讲,我们普遍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安防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竞争较为充分、市场基本饱和。因此,对比发达国家安防产业状况,中国安防产业不论是企业创造的价值还是产品的利润率都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产品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是主要因素。

市场快速的成长期掩盖同质化竞争的弊端

如果单纯看到中国安防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往往会忽略产品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中国安防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不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还有较高的增长空间,见图3。

图3:

中国的安防产业起步较晚,但蕴藏的市场空间极大,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城市、乡镇林立,对安防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开发建设卓有成效,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迅猛的新兴城市;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承载的国际事务也越来越多。因此,平安、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成为了国家头等大事,以上几方面的动因引发了安防产品需求在过去几年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从2007年到2010年,安防市场的销售总额增长近2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排浪式的增长背后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需求的迅速扩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量取胜,而产品的利润率却在不断下降,安防产品科技含量的增长也不尽如人意。

www.liushuye.com

感谢2投稿

同质化竞争形成的四个方面主要原因

市场需求促使产业规模扩大。上面已经提过,种种因素促使对安防产品的迅速需求增加,从而导致了已有安防企业生产、销售规模不断扩大;潜在的资本由于追逐利润和高回报也迅速进入安防产业,一时间行业内经营安防产品的企业数量迅速上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安防生产企业只有100多家,97%以上的企业年销售额在 1000万元以下,大部分细分产品市场的集中度小于0. 2(集中度:安防市场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销售总额/安防产品市场销售总额),而目前安防产品分类仅为7大系列13个种类,产品系列涵盖的范围较小,而如此众多的安防企业参与角逐,成为了安防产品市场同质化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由于中国安防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监管体系,相关法规制度和审核标准的缺失造成了 “低门槛”,从而为众多想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打开了方便之门,虽然这对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小型经营企业的进入过多但实力所限,并不具备技术和产品升级的能力,只得固守在低端产品市场拼价格。根据笔者走访调研的结果,相当数量的安防制造企业是从销售代理、安防工程施工等起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依然从事终端产品的销售和安装服务;另有一部分企业是“半路出家”,多为制造型企业转型,如家具制造、钢结构制造、销售代理等。这些企业主要血拼的是中低端市场,由于客户需求有限,产品种类和性能差别不大,所以过多的经营者采取 “低价”策略,并且为了在低价的情况下获取一定的利润,又会不遗余力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由于产品原材料趋于廉价,产品设计也趋向简单而导致技术含量有限,原材料质量和产品设计又成为限制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低价销售使得安防企业盈利能力有限,不能从现有的市场中获取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这都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经济基础差别也相对较大,加之很多历史原因,造成不同地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改造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不同地域和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在短时间内依然存在。这也就对安防产品,尤其是公共安防产品的使用和选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讲,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所以多采用完整的安防体系设计方案,安防企业的竞争多集中在前期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和产品功能研发方面,而终端产品销售只占业务量的较少部分,同质化竞争尚不明显。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由于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均衡,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体安防系统的应用和产品性能的发挥。例如:部分地区整体规划和建设存在一定缺陷,难以有效地设计并应用整体系统和产品;有的地区电力系统、夜间照明系统、防水、防雷、防震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或是功能落后严重影响了公共监视系统的安装和功能的发挥,从客观上决定了多功能、高性能的高端安防产品难以直接应用,短时期内以设计相对简单,功能较为单一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导,这也就决定着销售方面靠低廉的价格来获取必要的市场份额,也就是“以价换量”。而中低端产品在功能升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产品和系统的更新换代造成了困难。

[1] [2] [3]  下一页


《同质化时代下的安防企业竞争策略探析》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