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创业企业五个层面的30个死法

[类别:运营实务] [更新:05-02 11:17:47] [浏览:6192 次]

    三、公司治理结构层面

    11.实施家族式管理,缺乏辅助决策体系的监督

    很多创业企业是家族企业,不少还是夫妻店。我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企业想成功,必须关掉夫妻店。家族企业想成功,必须适度地进行决策阳光化。家族企业会产生什么问题呢?第一是员工缺乏责任感。第二是碰到困难的时候,员工很难跟你同舟共济。第三是无法做到集思广益。

    12.核心创业人员持股比例过低

    核心创业人员的持股比例如果低于30%,成功率就低(国有企业除外,国有企业给员工10%或15%的股份就很好了,因为基础不一样)。我们投过这样的企业,行业很好,企业水平也很高,但从这个公司出来的人,已经缔造了一批伟大的公司,而这个企业却走向没落。原因就是骨干没有股份。还有一些靠风投支持下来的公司,大股东是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团队持股比例很小,这种企业的成功率也低。创业者骨干股份少,做事的心态和办法都不一样。

www.liushuye.com

    另外,老板不变,团队常变不可取。遇到困难,应该让团队去持股而不是换一个团队、改个产品,这种做法成功率不高。

    13.激励与约束不匹配

    激励不到位,等于不激励。该花100元的只花了60元,等于白花。我一贯的主张是,单给团队高薪水、高待遇是不行的,应该给他股份。约束也非常重要。约束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人“有贼心无贼胆”。贼心管不了,但贼胆可以靠制度来管。

    14.创业团队的智力结构过于单一,风格过于重合

    创业团队如果知识结构不齐全,都是一类专长的人,很容易出问题。有人适合搞技术,有人善于搞管理,有人善于搞经营;内向的人适合搞科研,外向的人适合搞经营—应该作这样的分析判断,做到人员合理搭配。人才结构好的企业,成功率非常高;人才结构不好的企业,成功率低,或者成功了也是小成功。

    15.实际控制人的精力过于分散

    很多创业家同时做很多事情,不如专注做一件事情。如果作为老板,你已经不专注了怎么办?第一,你的CEO必须持有公司股份,太少了不行;第二,你应该有人格魅力,在员工面前,你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如果人格魅力不够,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四、产品技术层面

    16.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非常大。中国也有靠知识产权作为主要营收的企业,更多的情况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得比较好,企业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如果在知识产权方面有重大瑕疵,这样的项目不要做。

    17.技术门槛和市场门槛低

    门槛包括两个:技术门槛和市场门槛。门槛高低,不能用简单和复杂来区分。有的企业做的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门槛很高。因为市场地位也是门槛—新浪、携程都挺简单,但市场地位高,有规模,这样的企业门槛很高。

    18.可替代性强

    作为创业者,替代趋势的分析非常重要。有三种替代:第一种是革命性的,比如说LCD(液晶)替代CRT;第二种是多样性的,比如电影和电视剧,过去电视剧把电影赢得一塌糊涂,后来电影归来了;第三种是差异性的,比如网下网上购物方式的长期共荣。

    19.有天花板

    一些专业的软件公司,市场占有得差不多之后就下来了,又去规划另外一个专业软件。应该开始规划的时候,就要多规划几个产品,奋斗空间不能太窄。如果人家认为你有天花板,就不会有兴趣。你想私募很困难,或者上市了股票价格走不上去,这都是天花板造成的。

    20.单一市场

    以前中国企业能出口是好企业,现在要既能出口又能内销才算好。两个市场都敢卖,就说明对国内和国外的销售都掌握了规律。单一市场有一个很大疑问—经济周期和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存困难。

    21.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大

    创业或投资,朝减少消耗的方向走,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对于现有的企业来讲,有两条对策:第一要逐步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第二要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在金融危机时有一个现象:需求减少了,但有限的需求会特别集中,这会造成个别企业更加优秀。

    我们扶植上市的东方日升,做太阳能的。2007年利润是2000万元,2008年太阳能行业大洗牌,东方日升的利润涨到8000万元。2009年利润达到1.35亿元,2010年1~9月业绩1.5亿元。它何以持续增长?因为有消化环境的本领。

    22.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产品与技术的水准要与众不同。产品与技术市场基础要牢固,市场要有一个认可度。所以我认为,创业要争取做哪怕很小的细分市场的第一第二,做后边的不行。另外,产品与技术的经营管理要略胜一筹。核心就是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好了,就可能在别人不挣钱的时候挣钱,在别人挣小钱的时候挣大钱。

www.liushuye.com

    五、商业策略与经营模式层面

    23.泡沫阶段赶潮流

    创业也好,投资也好,不要在行业中后期或顶点进入,否则未来3~5年都是艰难的生存期。

    我们曾经投资一家企业,投资当年就是利润最高点,因为这个行业走到顶点了。要选择在行业的爬坡阶段投资。2006年底,我们投资了做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利润不足300万。在别人还不敢投的时候我们投了,结果企业高速成长,2009年利润已经达到4000万元,上市了,我们赚了近50倍。

    24.产业链过长

    干一件事,要考虑你的链条究竟有多长。我们投资了很多芯片设计公司,后来发现到终端短的企业都成功了,而到终端长的企业,情况不太好,这就叫“链条过长容易断”。

    我们还投资了电视购物公司。电视购物公司在国外挺好,在中国却没有一个伟大公司出现。细分起来,就是因为需要搞掂的环节太多。首先,要有频道资源,可能这个城市签了那个城市签不下来。第二,要选择好的产品也不容易。第三,购物人的观念也非常重要。中国是一个诚信不够的国家,大家对电视购物不相信,影响营销效果。第四,还有跟商家利益分配的问题,事情很复杂。因为环节太多,某一个点出了问题就不行。

    25.制约点太广

    太多同样的道理,如果办成一件事情需要盖很多“公章”,这事就很难。产品也一样,如果你做的产品配套环节太多,也会非常困难。

    26.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这是需求分析的问题。每一个项目,你都可以这样去考虑:它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好。例如,手机支付有两种:一种可以把信用卡集成在手机SIM卡上,付款只要带手机就可以。另一种模式是把通过桌面执行的电子支付搬到手机上。前一种模式是雪中送炭,后一种模式就是锦上添花。同样两个项目,雪中送炭的应该是优先选项,如果是“锦上添花”型项目,那必须高举高打。

    27.领先一大步等于赔钱

    等三年要干领先一小步的事,而不要干领先一大步的事。领先一大步的事国家来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