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小三夺位 我支招

[类别:营销管理] [更新:05-02 11:20:12] [浏览:6244 次]

谈起品牌,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数一数二,除此都是不三不四,少有人知其后的那些品牌。我的客户很憋屈,处心积虑经营快20年了,却一直没有超越过进口品牌,始终徘徊在行业的小三地位——很是尴尬。

客户虽是行业小三,但由于发迹于广东,占尽珠三角地缘优势,却是名副其实的区域老大!如何让小三夺位当老大?这是客户一直以来的心病。昨天,我给客户全国区域经理做咨询辅导,几位颇感委屈的区域经理群起而攻之,声讨公司全国市场的战略规划存在失误,质问公司为何产品线那么短,价格反而比竞争对手高,似乎惟有降价方显英雄本色。

在区域市场竞争中,价格战真能让小三翻身夺位吗?其实不然。对于市场来说,“价格战”更是偏离了市场发展的主流,忽视了技术、创新这些根本,而仅仅抓住价格这个表面因素,其结果无疑将减缓市场的发展,甚至造成崩溃。而这些也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看来在短期内获得实惠的消费者在将来将蒙受更大的损失。市场进入是经典的战略问题,相关的焦点是:哪些因素决定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品牌一旦开启全国化的市场进程,你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地域优势在其他区域荡然无存。如依旧抱着在自己地盘上的优越感去进攻其他区域市场,那注定会失败。每个市场的情况不同,必须有扎实的市场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当地市场,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进攻策略——对各个区域板块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后,针对不同区域板块进行定位、明确主次和资源投放重点,进行滚动式的推进和布局,方可取胜。

由于历史原因,客户取消了经销商和代理商制度,改为实行自建渠道的营销模式。如今,随着市场的迅猛发展,竞争加剧,全国化的布局需要企业对组织构架、服务保障体系、管理能力、管理机制、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以适应企业针对全国市场布局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结果将是“小马”累死而“车”散架。

全国化的布局需要企业在研发、招商、销售执行、策划、后勤保障和财务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在保持财务集权的前提下,针对各个区域板块实施分权、授权的管理机制调整,以应对各个板块市场的具体情况、机动行事,并提高市场一线的快速反应;否则,总部的强力集权,会导致因不熟悉各个区域板块的具体情况而贻误战机。为此,我呼吁组建第二梯队,重建经销商渠道,整合资源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我提出:主导产品要精简和关联度高,而能形成一定规模销量的产品最好不要超过4款;品牌和产品却要有足够的差异化,核心卖点的提炼和商机挖掘则要到位。基于此,把全国的市场划分为战略性区域、机会性区域、边缘性区域,给予各个击破。

战略性区域,一般是指企业机会较大的区域。针对这类区域,企业务必集中优质资源,志在必得,对这类市场的主要考核指标就是占有率的多少;

机会性区域,则指企业有一定的机会,但凭借现有资源无法全面占领该市场的区域。对此,市场要求生存第一,可不全面布局,但要占有一定份额;

边缘性区域,是指有一定的市场机会,但目前该市场对企业并不十分重要,属于企业可做可不做的区域。对于这类区域市场,应以市场渗透为主,有更好,没有也不会累及企业的核心资源。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模式之间的竞争。但是,模式的打造却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企业的品牌、产品定位、目标消费群定位、销售渠道的建立策略、传播策略、企业的运营、组织构架、流程制度、企业资源匹配等。然而,创建区域品牌则是建立全国品牌的根基。在品牌建设的预算中,事件营销要列入重点规划。一次恰当的事件营销,不但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我支招如上,欲夺位之小三,不知以为然否?
 


《小三夺位 我支招》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