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餐饮业食品卫生知识

[类别:餐厅卫生] [更新:05-02 11:30:13] [浏览:6704 次]

餐饮业食品卫生知识试题(300题)
一、简答题
1、 制定《食品卫生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
2、 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3、 餐饮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4、 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对该餐饮经营者采取规定的临时控制措施。
5、 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6、 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经营禁止经营的食品的,责令停止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7、食品卫生许可证遗失的,应登报声明并向原发证单位补证。
8、卫生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卫生许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9、申请人申请卫生行政许可证,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10、食品卫生许可证期满后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11、食品卫生许可证必须置于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明显位置,亮证经营。
1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行停业一年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卫生许可证。
13、卫生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办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14、《食品卫生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15、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6、《食品卫生法》适用于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17、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18、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19、餐饮业的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餐饮业用水应使用当地自来水厂直供式自来水或其他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如有二次供水的应有完善的卫生防护设施。

www.liushuye.com

21、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2、餐饮业应当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23、定型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保质期限、食用方法等。
24、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2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26、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7、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8、《食品卫生法》规定,从事餐饮业必须先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
29、《食品卫生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30、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31、卫生监督部门可以封存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32、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卫生监督部门可以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33、卫生监督部门对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予以销毁。
34、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5、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36、食品生产经营指一切食品的生产、采集、收购、加工、贮存、运输、陈列、供应、销售等活动。
37、对出借卫生许可证的违法行为,予以收缴卫生许可证的处理。
38、食品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信誉度分为A、B、C、D四级等级。
39、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信誉度为A级,为食品卫生示范单位。
40、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信誉度为B级,为食品卫生规范单位。
41、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信誉度为C级,为食品卫生合格单位。
42、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信誉度为D级,为食品卫生不合格单位。
43、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工作每年一次,食品卫生等级评定结果一年内有效。

www.liushuye.com

4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45、擅自超越或者变更卫生许可证核定的内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和卫生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的按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论处。
46、饮食业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后,对经营场所进行改建、扩建需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
47、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具有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其他重大社会活动(以下简称重大活动)实施的专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48、重大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对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负责。
49、发生可疑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应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和重大活动主办单位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0、发生可疑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重大活动接待单位应立即停止食品生产加工和供餐活动,保留造成或者可能导致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1、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有关内容。
52、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5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食物中毒事故时,对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构成犯罪的或者有投毒等犯罪嫌疑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4、非食品处理区指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非食品库房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55、《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适用于餐饮业经营者(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56、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加工经营场所外设立圈养、宰杀场所的,应距离加工经营场所25米。
57、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及排水系统。
58、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易潮湿场所应有2米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应铺设到墙顶。
59、餐用具最佳的消毒办法是热力消毒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60、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工地、企业等地点,为供应内部、学生等就餐的单位。
61、加工经营场所指与加工经营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场所,包括食品处理区、非食品处理区、就餐场所。
62、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置放的专用场所。
63、食品处理区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64、食品处理区内按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65、烹调场所食品加工使用固体燃料如煤、柴等,炉灶应隔墙烧火,外扒灰。
66、食品处理墙面结构应为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滑、耐腐蚀、耐高温浅色材料铺设。
67、冷冻温度的范围应在-20℃—-1℃之间。
68、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