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控制程序

[类别:生产管理] [更新:05-02 11:25:44] [浏览:6195 次]

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控制程序提要:各部门应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 客服

  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2安全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3安全部、劳动督察部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

  3.4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

  4.工作程序

  4.1总则

  4.1.1本公司重大风险详见《重大风险清单》。

  4.1.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依据:

  ——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

  ——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

  ——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要求;

  ——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

  4.1.3危险因素的分级原则

  危险因素按以下原则进行分类:

  I级: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

  II级:近期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

  III级:将来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

  IV级: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

  4.2危险评价的组织和管理

  4.2.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在安全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4.2.2各部门应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

  4.2.3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使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接受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熟悉工艺技术、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要求知识、常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力。

  4.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4.3.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4.3.2作业场所内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供方、合同方)

  4.3.3作业场所内所有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和产品(包括外部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等)

  4.3.4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4.3.5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3.6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4.3.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按全生产规章制度

  4.3.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4.3.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考虑

  4.4.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4.4.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a.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时状态

  b.异常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

  c.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出现意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状态

  4.4.3六种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性、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4.5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

  4.5.1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危害识别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先危害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

  4.5.2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活动或操作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

  ——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

  ——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

  ——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

  ——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4.5.3各部门应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在此基础上,对于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进行危害分析。各单位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的识别方法。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

  4.5.4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

  按岗位划分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划分,或者将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开车、停车、设备检修、突然断电、断水、机泵跳闸、正常操作、物料搬运、药剂配制、取样分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储罐内部清洗作业、吊装、动火、承包商现场作业等。

  


: 客服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