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BSA砖窑干燥设备的操作方法

[类别:设备管理] [更新:05-02 11:21:35] [浏览:6374 次]

BSA砖窑干燥设备的操作方法提要:木材排湿:排湿应援慢进行,以少量多次、逐渐增加为原则,同时应随时通过观察窑体外干球温度表与湿度温度表的温差确定排湿时间和次数

文 章 来源于 www.liushuye.com

  BSA砖窑干燥设备的操作方法

  一、准备:干燥炉点火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准备:作好木材干燥记录(见图表20页)。清除烘房内的一切可燃的废弃物品;关闭喷蒸汽阀门,打开蒸汽排空阀,将蒸汽发生器的水加满至水位计的3/4处;试开各风机(风机应按转动方向指示标志转动,转动应平稳,无异常响声);查看烘房墙壁上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炉口温度表反应是否灵敏,湿球温度表杆上沙布按要求包裹后摆放(参见BSA-4图);各阀板应开关灵活,打开进、回风闸阀,关闭抽湿闸阀和空气进风闸阀,关闭房顶排湿桶;烘房门应密封良好。(注意:在升温前,必须奖烘房门锁好,干燥途中不准将烘房门打开,如因取样需要开门,也应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升温干燥木材进行中如将烘房门打开,因热、冷空气交换,烘房内外会产生温差,木材产生内应力收缩,木材端裂,甚至出现大面积纵裂和变形现象)。

  (二)、堆垛应注意事项:

  1.同窑被干木材应为同种或材性相近的树种堆码,进烘房干燥的木材,干湿、厚薄、树种应相同或基本相同,以便选用干燥标准:如混装木材,制定干燥基准应以较厚、难干木材或初含水率较高为准,如木材厚度有明显差别,应确保同一层与欔临的木材厚度严格一致。

  2.木材隔条应上、下对齐,落在料架上(见图一),材堆两端应相互靠齐,隔条两端不应伸出材堆之外,材堆码放应齐平,靠墙两侧留出300—400mm垂直气道,材堆之间水平气道,互相贯通、不歪不斜,上、下整齐码放,参见(图二示)。

  3.装堆时应检测进窑木材含水率的数据,预先在窑内至少布置3个测量点,见(图一)。

  4.装好材堆后,应在材堆顶上加置重物等压紧装置,防止顶部木材翘曲、变形或用质量较差的木材在顶部加压。

  5.用户往烘房内堆码、摆放木材是否合理,是按本文所述要求正确操作、堆垛,对木材干燥质量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用户往往忽视这一点,一味的要求多装或乱装,不按定码垛、乱堆、乱放。特别是堆码木料时,将木材堆紧靠在烘房内进风管内和墙壁上,没有留出材堆与墙壁之间垂直风道与水平风道,轻则造成木材干燥不均匀,重则造成木材干燥出现翘曲变形、开裂、霉变等,出现以上原因是因为气道不畅通,窑内温度差别太大,木材干燥出现缺陷。更为严重的造成木材材堆局部部高温引起木材炭化、自燃,造成重大损失!

  二、升温预热阶段:点火升温时,逐台启动炉上主风机及窑内循环风机,向烘房内供热;温度、湿度应缓慢上升,一般应控制在3℃/h右(可以通过调节向炉内投放燃料的速度和进风阀开关的大小来控制)。窑内循环风机每4小时应变换一次转向,先总停3分钟让风机停稳后,再逐台启动风机,因风机转向后,窑内温度、温度湿度因风向的改变干球温度差2—8℃、湿球温度差1—4℃。应尽量用木材本身蒸发出来的蒸汽蒸湿。当温度上升到35—40℃时,开始打开喷蒸汽阀门向窑内喷蒸汽,喷蒸汽量的多少以房内干、湿球温差小于2℃为准,在窑体汽密性的良好的情况下,温度、湿度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控制方式,正常阶段当窑内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拉大时,(一般超过3—5℃),应开启喷蒸阀。向窑内喷蒸汽,当烘房内的温度上升到基准温度时,烘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即饱和状态),瘩房内干湿球温度差应基本相等地。以上操作的目的是木材在升温阶段,不使木材水份蒸发,而使木材内外温度湿度一致、均匀热透。预热结束后,应将介质温湿度降到基准相应阶段的规定值,即进入干燥阶段。

  三、木材排湿:排湿应援慢进行,以少量多次、逐渐增加为原则,同时应随时通过观察窑体外干球温度表与湿度温度表的温差确定排湿时间和次数。[排湿时:使用抽湿机向外排湿,关闭回风阀、排湿开关(房顶排湿桶),开启抽湿阀、大气阀(进风阀不要动),一般抽湿一次5—30分钟。使用排湿开关(房顶排湿桶)向外排湿时:窑内循环风机向反方向循环,开启反方向排湿开关(窑顶排湿桶),开启几小时则关闭几小时,两边不需要同时开启。如使用抽湿机向外排湿就不准使用排湿开关(窑顶排湿桶);反之,使用排湿机开关(窑顶排湿桶)向外排湿就不准使用抽湿机,两者不准同时使用。]排湿时:应观察烘房内温度湿度的下降情况,当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下降3—5℃时,应停止排湿,关闭抽湿闸板,打开上回风闸板,关闭空气进风闸阀,停抽湿风机,使窑内温度逐渐上升。保持恒温一段时间,即进行第二次排湿。如此反复多次,逐渐加大排湿量,逐渐拉开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之间差距,直到烘房内湿度下降到干燥目标值后(可参照木材干燥基准表对照干湿球温度差),即进入后期处理阶段。

  对于容易变形或开裂的木材,在干燥排湿空间可适当进行中间少量的喷蒸闷窑处理,即在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参考热湿处理时间表),以消除木材内应力。(可查附表中有关资料)

  四、后期处理:在木材干燥后期处理阶段,应对木材进行一次平衡处理,即往烘房内喷入少量蒸汽,保温一段时间(参考热湿时间处理表,以达到消除木材内应力的目的。处理结束后,将烘房温度湿度调节到目标值,密窑4—8小时,取样检查,合格后缓慢降低烘房温度,当温度降至40℃左右时,方可出炉。


文 章 来源于 www.liushuye.com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