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队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一位出色的领导,更需要一群充满斗志的员工。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则他们的能力能够发挥到80%-90%。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士气?上海金湘隆餐厅和越由大酒店给我们做出了示范。
上海金湘隆餐厅的员工80%以上为80、90后,小伙子们年纪轻、火气旺,平日里喜欢争强好胜。行政总厨瞿楚航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自2010年6月起,每月在后厨举办PK大赛,他让除厨师长之外的12名员工自行组成3个分队,每队推选一人当队长,各队成员自定队名、团队口号以及PK失败后的惩罚内容,交给厨师长汇总打印后上墙公示。靠着PK大赛,瞿楚航成功搞定了以“任性、散漫”著称的80、90后,使整间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同心协力的氛围,而最让业内同行羡慕的,则是其近一年多来的员工零流失率。
一人犯错 团体减分
问:PK时是以团队为整体进行评比么?
答:是的,我在PK大赛订下的原则是“一人犯错,团队减分”,目的是让各位成员在对外PK的同时,在内部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氛围。在PK大赛举行之前,店里总有个别年轻人因为睡懒觉而迟到,现在只要在一次晨会上迟到,其所在小组就会被扣10分,为了不连累队友,他们即使再困也会逼着自己起床,即使自己不起,队友也会把他叫起来。从开始举行PK比赛到现在,店里再没有人迟到了。而因为“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者,其所在小组扣3分”这一条规定,现在队员们出门之前会互相检查,原本我还想在员工更衣室给他们添一面整装镜,现在看来这个钱也可以省了。
PK内容分四项
问:PK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答: PK的内容基本分为四大项:行动日志的填写、团队的风采展示(每日三次)、学习分享、晨会晨舞。具体PK内容及评分细则确定后,厨师长将其打印出来贴于墙面公示,公示当天即为当月PK起始点。
成员每月换 队长轮流当
问:每个小队的成员和队长都是固定不变的吗?
答:不是的,我们各队成员每月会进行一次调换,比如这个月由A(队长)、B、C、D四人组成第一分队,到下个月时,B、C、D中有一人或两人可继续留在第一分队,队长A必须离开,加入第二或第三分队。本月,A失去被选举资格,队长必须在未担任过领导职务的队员中推选。
“重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防止他们长期呆在一起结成小团伙,二是让新的小队成员经过一个月相处后再次产生凝聚力,如此反复地重组几次,当每位员工分别与不同的人组成过小队后,所有后厨员工彼此间有了默契,自然而然地拧成了一股绳儿。
队长在下个月重组时失去被选举权,是为了保证后厨的每位成员都有机会成为队长,从而得以展示和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而对于我来说,则可以通过他们的带队表现来挖掘管理人才,一举两得。
奖品设置很贴心
问:获胜的队伍能够得到何种奖励?
答:每月得分最高的小队,能得到《月度争锋突击队》的荣誉证书,每位队员还能得到一份奖品。奖品并不固定,通常是买他们最需要的、价值在500元以内的物品,比如2012年1月,赵海洲想要电动洗脚盆送给妈妈,他所在的小组获胜后,我就买了一个送给他。
PK内容之晨会 & 晨读 & 晨舞
一次晨会提士气
二次晨会说工作
80、90后的年轻人爱玩、爱热闹,回到宿舍后几个人凑在一起,常常玩到凌晨还不休息,第二天早上睡意朦胧,自然工作效率低、服务态度差。
“以往开晨会,总是领导在上面安排任务,员工只负责听和做,本来早晨他们就有点迷糊,听完一堆拉拉杂杂、催眠式的讲话,就更困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不能在上班的第一时间将他们的脑袋叫醒,一整天都会没有干劲。”
为了提升员工的士气,瞿楚航将每天早上的晨会分两次进行,一次晨会由所有员工一同参加,主要目的是激励士气,内容为晨读、晨舞、团队风采展示,二次晨会由各部门单独举行,主要是安排当天的具体工作。
鼓舞士气:声音要大,动作要猛
一次晨会靠PK
问:一次晨会的主持人是固定的吗?
答:担任主持工作,除了能很好地锻炼语言表达及快速反应能力,还能增强自信心,为了让每位员工都能拥有这种机会,我们的主持人岗位并不固定,现在店中负责一次晨会的主持人有5名,除了赵海洲、刘攀分别担任两天的主持工作,其余每人一天。
每隔3个月,店里会举行一次“主持人PK选拔大赛”,对选手从语言表达、演讲激情、歌舞表演、临场反应四个方面进行考核,由管理层及全部员工共同打分,按照其表现可打1分到10分不等,最后将分数统计汇总,排在前6名的选手担任下面3个月的晨会主持工作,得分最高者则可以在一周内担任两天的主持工作,比别人多一天锻炼机会,算是给予第一名的一种奖励。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主持人PK赛选拔人才,前厅的几名经理助理就是从主持人中选出来的,与别的员工相比,他们在为客人服务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获得食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