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们在招聘的时候,最讲究的就是“人岗匹配”,很多企业在招聘、分配岗位的时候,都通过人才测评来进行“人”和“岗”的匹配,匹配度越高,做得越长远,扎根越深,越容易出成绩.通过人才测评的鉴定功能、预测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科学客观、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将有力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1.招聘:现在很多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所要求的人力资源规格、规模、质量来招聘人员,在招聘新员工时,采用了人才测评,通过人才测评,判断人才、寻找人才,使选出的人员安置在预先规定的岗位上从事所要求的工作,以实现期望的绩效.打破了传统的招聘过程,只是通过简历、面试来主观判断,缺乏科学依据,并没有根据岗位要求对应聘者进行客观评价,对不同应聘者之间的评价也不具有可比性,同时也避免了招聘过程中“晕轮效应”带来的负面作用.
2.定岗:通过测评,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内、外向特点,潜在的优势和特长,掌握其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倾向、个性特征和发展潜力,使企业能够在对他们合理使用、提拔,资源不被浪费,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与事适”“人岗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状态.
3.提拔:企业提拔、晋升人才的决策不再只根据候选人过去的业绩,甚至参杂个人主观意愿,任人唯亲,而不考虑其新职位的胜任力.通过人才测评把真正有领导才能、管理能力、决策水平的人才提拔到企业管理层.
企业通过严格的匹配考虑,又通过岗位培训培养出人才,可是每当跳槽高峰来临的时候,却仍然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与岗位不匹配,从而采取跳槽来重新选择,这是什么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岗位要求和人的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一阶段人和岗是匹配的,可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匹配将发生变化,或者职位有了新的要求,如IT行业的新项目,而自己由于学习不够,跟不上飞跃发展的新知识,能力不够,被企业新招聘的能人取代,自己被迫跳槽;或者自己在岗位上通过学习,积累了经验,可是企业却不给自己提升或加薪,自己觉得资源被浪费,主动跳槽,奔向更高目标.
无论是主动跳槽还是被动跳槽,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无疑都要付出一定成本,企业付出的这种成本可以通过新的能人来拟补,个人的成本将由新的公司给拟补.可是,如果企业用人不当,导致员工跳槽,换人不适合,将为企业带来或多或 少的损失;个人跳槽没有跳好,成本的拟补,也将是负数.所以,无论是企业和个人都要重视“人岗匹配”的不断调整.�
有人称“人岗匹配”为管理之基石.作为企业,在企业的继任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人岗匹配”.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到深入地理解岗位需求和人的素质与行为,对人才没有深刻的了解,就做不到人与岗位间的匹配,出现“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员工对工作产生厌烦,要重视员工与工作匹配的程度和他们个人的感受,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个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这个企业充分发挥了人类人力资源的作用.人是企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不论哪种企业,人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