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电器厂标识程序提要:除了标识之外,必须有待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之隔离作业,在待验区中被判定标识為合格品,即由仓管人员依标识入库
更多内容源自 物业服务合同五金电器厂标识程序
1 目的
為确保原材料,成品交货之各项生產阶段之产品,以及相应之检验状态均能加以标识与管理,使其品质符合要求,当品质发生异常时,也能很容易的加以追溯处理之。
2 范围
凡与產品相关之原材料(含辅料)、半成品,成品均适用之。
3 职责
3.1品管部:进料检验与标识。
3.2生產部:制程标识维护与製程资料记录。
3.3货仓部:仓储识别标识与出货记录。
4 定义
无
5 作业内容
5.1產品标识与追溯流程图 见附件一
5.2原材料的标识与检验状态标识
5.2.1对于进料之检验,IQC按《进料检验管理程序》执行检验。
5.2.1.1仓管员在进料时依送货单对照,是否有标签标识品名、规格、供 应商、数量、日期,如无则补贴上原物料标签。
5.2.2 进料判定合格品由品管部IQC于原物料标签上加盖 “PASS”章。
5.2.3 判定不合格品由IQC于原物料标签上加盖 “REJECT”章。
5.2.4除了标识之外,必须有待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之隔离作业,在待验区中被判定标识為合格品,即由仓管人员依标识入库。
5.2.5被示不合格品,置于不合格区,依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3 製程中标识
5.3.1 生產车间向仓库领料生產时,必须对照领料单据与原材料标识所示物品是否符合。
5.3.2 制程中作业员,依照《生產过程中检验管理程序》,做制程检验工作。
5.3.3 制程中產生不合格品,必须放置于不合格标识箱内,待处理。
5.3.4 不合格品依照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3.5 產品包装时,作业员依照生產之產品,检查包装箱上所标识规格,是否符合所包装產品之规格,选用适合于產品标识之相应包装箱。
5.3.6 在包装箱上,必须标识生產日期、机号(或炉号)、工号、材质,以便產品发生异常时进行追溯,如包装箱上不能反映以上数据时,则使用<成品标签>由作业员予以标识。
5.4 成品标识
5.4.1 生產部将成品摆入待检区。
5.4.2 品管人员依《產品入仓质检报告》对照產品之标识是否符合。
5.4.3 產品放入待验区,由品管人员进行终检。
5.4.4 合格品由FQC于成品标签或外包装箱上加盖 “PASS”章交仓管入库。
5.4.5 当检验為不合格品时,如為以纸箱包装标识之產品,由FQC加挂<不合格品>牌,并于牌上签注检验人员及日期,如為以<成品标签>方式标识之產品,则由FQC于标签上加盖 “REJECT”章,不合格置于不合格区,依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5 出货
5.5.1 由仓管人员依照发货部<领货单>,将要发货之產品置入待检区。
5.5.2 品管部依照《出货管理程序》实施出货检验。
5.5.3 检验合格,则由品管部于物品上标挂<合格>牌,不合格则标挂<不合格>牌,挂牌上应签注检验人员及日期。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不合格品。
5.6 追溯
5.6.1当產品发生异常现象及客户投诉时,依照客户所提供之包装箱标识,及相应《出货检验报告》、《产品入仓质检报告》、《机位质检报告》,生產报告及出入仓单据进行追溯。
5.6.2 根据5.6.1可追溯到制程过程中作业员、生產机位、生產管理记录资料,可依照《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6相关文件
6.1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6.2生產过程中检验管理程序
6,3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6.4进料检验管理程序
6.7 成品检验管理程序
6.8 出货管理程序
7表单
无
8附件
8.1 產品标识与追溯管理程序流程图
8.2 原物料标签、成品标签
8.3 检验状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