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网络招聘成新宠 看企业招聘无厘头

[类别:招聘选拔] [更新:05-03 22:20:02] [浏览:6935 次]

    由于诸如企业名为招聘、实为推销,随意处置求职者简历等“不和谐音符”的出现,很多求职者对大型招聘会的失望感在不断增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招聘如今已逐渐成为求职者,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新近公布的一项大学生就业专项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企业主要通过网络招收大学生,排在之后的方式是“熟人推荐”,而传统的“参加社会招聘会”仅排在第三位;而在“是否通过社会招聘会找到工作”的调查中,有近七成求职者的答案是“否”。

    招聘会效果差求职者难如意

    调查显示,对于招聘会的效果,近七成的求职者表示不满意。许多求职者表示,招聘会上求职者远远多于招聘岗位的现实,使得能够获得企业面试机会的“幸运者”寥寥无几。

    此外,一些求职者认为现在的招聘会商业味道太重。主办者往往注重招聘会本身的商业利益,而忽略了求职者和招聘企业的利益,结果使求职者对招聘会举办的目的和参加企业的构成很不满意。

    网络招聘成求职主渠道

    如今,中华www.liushuye.com、51Job、智联招聘等网络招聘集团发展迅猛,本市的北方人才网、中天人力网等求职网站的点击率也不断增高,网络求职正在成为人才流动的主渠道。

    记者在多家高校的BBS上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通过网络招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求职不用“跑细腿、磨破嘴”,足不出户就可参加招聘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久前,通过网上招聘成功获得面试机会的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张明告诉记者,与现场招聘会、报刊上刊登招聘广告等传统招聘模式相比,网络招聘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成本低、无区域和时间限制等优点,因此,他和同学们更青睐网上招聘。

    招聘信息真实性需把关

    据了解,如今网上求职者越来越多,许多招聘网站每天有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率。但在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网络招聘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网站为聚拢人气,发布一些过期岗位或虚假信息,也有一些求职者的简历存在造假问题。这些都对网络招聘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此,许多求职者建议,招聘网站不能只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更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对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把关,此外,还应增加招聘论坛等形式,使网络招聘真正互动起来。

    各高校的大学生都在关注自己应聘的命运。一些企业在招聘时的种种无理要求,很让大学生哭笑不得,且归纳出企业无厘头四之最。

    四最之一离奇招聘算血型星座查祖宗三代

    复旦大学小刘最近比较烦,他竟然因为自己的血型而丢了机会。小刘告诉记者,她前段时间通过了沪上某企业的笔试,本来信心满满地前去面试,可对方第一个抛来的问题却让小刘“一头雾水”:面试官询问起了小刘的血型星座,当小刘告知是狮子座B型血,立刻感觉到对方表情“晴转多云”。最终面试官告诉她不会启用她。

    小李是上海某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某会展公司的一次面试中,考官竟然询问小李的外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当时觉得这太可笑了,也太离谱,这又不是查户口。”小李表示,这么多次面试中,问父母的工作状况已经不稀奇了,不过问候祖宗三代还真是让她很惊讶。

    四最之二八卦招聘盘问私生活追究恋爱史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大学生都表示,不少企业对应聘者的个人问题太关注。某高校会计专业小梁告诉记者,有一次面试中,面试官问到她的感情状况,还盘问她谈过几次恋爱。“早就听说面试中可能会问有否男朋友或女朋友的,但是从来没听说过这么刨根究底的。”小梁认为这问题太侵犯个人隐私。

    小黄是上海海事大学学生,今年她面试过的一些外资企业中,曾经有公司的人事主管问她最近是否有结婚生子的打算。小黄表示,想不想结婚原本应该是很私人的事情,面试官有必要如此“八卦”吗?

www.liushuye.com

    对此,一位人力资源专家透露了内幕,这个问题主要针对女生,有的公司担心女员工工作后不久就结婚怀孕,容易导致员工流动性大,增加企业成本,而根据劳动法规,企业也不能在女员工怀孕时解除合同,所以干脆在招聘时就“关心”起了她们的终身大事。

    四最之三伤人招聘简历垫饭盒资料当商品

    如今不少公司在学生简历上做文章,有不良公司常常会把学生简历收集起来,当资料卖给保险公司等。有些企业到高校进行宣讲,实际是为“造势”,起到广告效应,或是应付组织方,诸如此类的赶场子时,招聘人员常常将简历在现场胡乱丢弃,或是扔在垃圾桶里。

    上海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就曾有类似遭遇。她和几位同学在某社会招聘会上向一家广告公司投了简历,中午时当她再次经过这家公司招聘展台时,愕然发现她们几个同学制作精致的简历,正在招聘人员的盒饭下垫着。小张气愤地说,一份简历成本至少也要一两元,竟然和旧报纸一样用来给别人垫底,撇开经济上的成本不说,简历都是同学们花了很大心思制作出来的,招聘人员随意处理,大家实在感到很受伤。

    四最之四恶劣招聘拉大招聘网倒赚报名费

    在无理招聘中,企业趁火打劫最让学生咬牙切齿。这样的企业一般是皮包公司,利用学生求职心切的心态,利用优厚的待遇或降低门槛作“诱饵”,大肆赚取报名费或培训费,再以各种借口让学生“走人”。

    上海大学学生小冯曾经在应聘中交过“冤枉钱”,有一次她看到某保险公司招聘保险经理,虽然并不了解保险行业,但是因为找工作心切,就投递了一份简历,被电话通知面试,跑到现场一看,原来接到电话的人相当多。对方竟然说还要交100元报名费,现场排队的人极多,她好不容易排到队,对方竟然说要招的是保险代理,并非保险经理,还要试用3个月,且不给工钱。小冯后来就没有去这家公司,100元报名费也“打了水漂”。“后来听说,受骗上当的人相当多。”小冯表示,学生本来就没什么钱,竟然还有不良企业趁火打劫。

    专家意见

    保持心态平和婉拒难堪提问

    应聘中遇到“无厘头”企业怎么办?是沉默还是爆发?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薛骏涛老师认为,学生在应聘中遇到“无厘头”状况首先心态应该保持平和,“可能有时候是招聘单位在试探学生,看看学生遭遇这种离谱的问题时有什么反应,例如一些客服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这种素质”,学生在面试时也要把握分寸,不要白白吃亏。

    中国劳动争议网劳动保障咨询顾问苗其巍也表示,有时候企业“管得太宽”可能是出于“套近乎”或者缓和面试氛围,并非出于恶意,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要太放在心上。“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的招聘问题进行约束”,因此他建议,在面试中遇到实在不合理的要求,完全可以当面说不,“如果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比较敏感,而且与应聘完全无关,可当面告知不方便回答,或者委婉地拒绝”。

    很多大学毕业生开始寻找工作,对于刚刚出道或者工作经验欠缺的求职者来说,他们往往面临着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严峻考验。据调查,有6—7成求职者曾落入过“求职陷阱”。初涉职场,一定要多加注意。

[1] [2]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