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如何用好福利这把双刃剑

[类别:薪酬福利] [更新:05-02 11:28:50] [浏览:6972 次]

    1、福利是什么

    员工福利是指在相对稳定的货币工资以外,企业为改善员工及其家庭生活水平,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感、激发工作积极性等为目的而支付的辅助性货币、实物或服务等分配形式。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基本补贴:膳食补贴、住房补贴、工龄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费补贴、节日慰问金、独生子女费、旅游补贴、基本门诊免费医疗等。

    假期:法定假期、公休假日、春节假期、婚假、产假、哺乳假、丧葬假、病假、工伤假、探亲假、年假等。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退休补助、企业年金等。

    劳动保护:工作服、免费体检、高温津贴、取暖费等。

    工人特殊补助:工龄补贴、大假补贴、全勤奖等。

    关键人才补助:住房补助、工龄补贴、汽车补助等。

    中高层管理人员补助:购房免息贷款、购车免息贷款、汽车费用补贴、公费医疗等。

    外派常驻人员补贴:安家费、随迁费等。

    特殊情况补助:工伤补助、重大意外伤害或疾病补助、在职期间死亡补助、家庭困难补助等。

    奖励:合法节税、股权、期权、利润分享、培训等。

    其他福利:水电补贴、儿童看护计划、老人护理计划、健康服务计划、咨询服务(职工心理援助计划、理财咨询、婚姻咨询、心理咨询等)、子女奖学金、购书卡、旅游等。

    2、福利究竟是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因素包括两种:一种是使员工对工作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种是使员工对工作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只有满意和没有满意之分,保健因素只有不满意和没有不满意之分。

    笔者的观察发现,企业员工对福利的不满,经常表现在以下四种福利项目上:

    基本补贴。膳食补贴、交通费补贴、通讯补贴等项目,企业的基层员工一般比较重视,如果同行企业普遍提供而企业没有提供的话,也比较容易引起员工不满。

    假期。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期,对于国内不少企业来讲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制造型企业旺季加班、节假日加班等都比较普遍,商贸型企业基本上全年无休。员工虽然能够接受现实,但大多是不满的。

    社会保障。在这一类型福利上,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比较容易引起员工不满的在于企业缴纳的基数一般比较低。缺乏住房福利,容易引起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的不满。

    劳动防护。工作服、安全的防护设备,对于存在工作环境问题的员工来说,仍然是非常看重的。

企业如不重视或者重视不够,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

    在这四种福利上,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和同行大多数企业相比“人有我有”,就能够体现福利的保健作用。如果是“人有我无”,自然就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笔者近几年的观察发现,不少中小型企业的福利仍主要集中在这四种福利上。

    随着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目前不少规模企业在福利上不仅覆盖了上文的四种福利,更是针对企业的不同人群进行了个性化的激励设置。工人特殊补助、关键人员补助、中高层管理人员补助、外派常驻人员补贴、特殊情况补助等五项福利项目,实践中可以针对特定人群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企业通过这五种福利,不仅实现了“人有我有”,更做到了“人有我优”。特别的,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住房补助、汽车补助、免息购房、免息购车等项目能够提升员工在住房、汽车等核心消费上的购买力,比较贴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关键人才的需求,属于比较容易取得激励效果的福利项目。

    在员工福利上表现优秀的企业,更是做到了“人无我有”。合法节税、儿童看护计划、老人护理计划、健康服务计划、咨询服务等福利项目能够降低员工的负担,股权、期权、利润分享等则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较强的激励性。

1 2 3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