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计算与控制:集团企业如何对工资总额进行管理

[类别:薪酬福利] [更新:05-02 11:15:22] [浏览:6248 次]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建立薪酬体系的目的之一便是理性地控制人力成本,合理规划工资总额。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如何确定和调整工资总额成为集团人力资源部每年年初都需面临的难题。博思创业根据多年的咨询实践经验,总结了工资总额预算和控制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国有集团企业工效挂钩的原则和实施办法。

  一、工资总额预算方法

  工资总额预算的目的在于实现工资总额的控制,而工资总额控制的关键在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工资总额,然后以工资总额为标准,实施薪酬控制。通常来说,工资总额预算方法主要有:人力成本比率法、劳动分配率法和盈亏平衡点基准法(图1)。

  (一)人力成本比率法

  人力成本比率=人力成本/销售收入*100%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如果销售收入较大,则人力成本也可以相对地增加,因为企业的支付能力比较强,同样,如果销售业绩不好,则应相应地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在实际中我们可以根据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计算出人力成本比率,再根据这个比率,求出合理的工资总额。

  通常情况下,人力成本比率根据行业的不同有所不同。该法在企业经营业绩稳定且适当,人力成本比率合理的前提下适用性较强。

  例如,某集团企业预计2008年的销售收入达到48亿元,根据过去数据,得出本企业的合理人力成本比率为5%。

  (二)劳动分配率法

  劳动分配率=人力成本/增加值*100%

  劳动分配率法是指企业获得的增加值中用于员工薪酬分配的份额。

  例如,某集团企业(制造业)2008年销售收入目标为50亿元,其增加值率为25%。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其劳动分配率为30%。

  (三)盈亏平衡点基准法

  工资总额的支付限额率=人力成本/损益平衡点的销售收入*100%

  盈亏平衡点,也称为损益分歧点,是指在单价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与产品制造、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的收益额,或者说达到一定销售收入的产品数量。因此盈亏平衡点可以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额或销售量。损益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

  损益平衡点=固定费用/附加价值或边际利益率

  固定费用=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折旧费用+营业外支出。

  二、工资总额控制方法

  工资总额的控制要通过工资总额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工资总额分析的控制体系,即对工资总额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从工资总额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以保证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工资总额弹性控制

  企业工资总额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工资总额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工资总额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工资总额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工资总额水平状态控制

  企业工资总额的水平控制体系是从水平状态考察工资总额,即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工资总额,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工资总额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工资总额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工资总额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显然,企业的这三项比率指标应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这三项比率指标都不能为负值,所以,计算出的综合偏差率应大于0且小于等于1,符合这一条件的企业是工资总额比率控制较好的企业。反之则表明该企业人力成本比率方面失控。

  三、国有集团企业工资总额管理

  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分配进行调控的重要方式,是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

1 2 下一页


《计算与控制:集团企业如何对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