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传统家族管理文化之今用

[类别:企业文化] [更新:05-02 11:13:59] [浏览:6529 次]

    仁、慈、德、爱与下对上的忠、孝相对应,家族组织管理文化中上对下的要求是仁、慈、德、爱。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上司宅心仁厚,是慈父,是有德之士,有慈爱之心。管理者的仁厚、慈爱对下有强大感化作用,可激发下属感恩戴德、报效上司之心。

    在国人心目中,一个管理者仅仅在能力上是合格的管理者还不够,还应该是德之长者,是道德楷模。只有那些“德”“才”兼备的管理者,才能获得下属的衷心拥戴。柳传志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曾经提到,“取信于下属”、“人行得正”、“奉献精神”、“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等几个要素是他争取追随者、事业成功的关键。

www.liushuye.com

    除了做道德表率以外,管理者还必须富有爱心。这就和家国情怀联系到一起了。

    家国情怀是指从宗教情怀、心理、情感慰籍角度讲,家族及以家族为基础衍生而来的家国,是国人信仰寄托所在,情感皈依所在。西方信仰寄托和情感皈依在人世之外的上帝,中国人没有上帝。子承父业、延续家族香烟不断、光宗耀祖、造福子孙,是一代一代中国人追求的人生理想。国人宗教情怀投射在祖宗身上,心理、情感慰籍靠亲人,亲情来实现。

    中国人大多耐不了孤独、寂寞,自主性弱,喜欢家人、朋友、同伴圈子,喜欢亲情,喜欢如家一般的气氛,情感需求强烈,其源盖出于此。

    于是,家国情怀,家一般的氛围、情感,便成为能够吸引国人,打动国人,影响国人行为的元素。当联想发展到一定规模,严格的规则导向导致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精神时,便开始强调亲情文化,在公司内营造家一般的气氛。很多公司管理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以不同方式在公司内营造亲情、营造家的气氛,而且都从这种努力中获益匪浅。

    上文提到的青岛港也是这方面的典范。在企业内营造出很强的“家文化”,“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让职工群众始终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管理层在作决策时,以“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归宿。

    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是儒家给国人设计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追求。管理者注重自我的道德修养,才能管理其他组织成员。

    “修己以安人”是传统管理对管理者本身的基本要求。“修己”是个人品德的修养,是管理的起点。“修己”的极至就是“内圣”。“安人”是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管理的目的,这也就是传统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外王”。“修己安人”正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两者的关系是无法割裂的。这种“内圣外王”的追求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也依然存在这样的因素。而且,“内圣外王”不仅是企业家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也是普通组织成员的最高目标。

    我们看到一代代企业家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和执着,对组织近似“天职”似的责任感意识,对自己扮演的多种角色都有完美的追求,对自己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强化和积极参与,都是这种“内圣外王”人生追求的必然表现。这样的管理者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界,是不胜枚举的。

    “内圣”的标准很多,前文提到的“德、正、信”是一个基本。成功的企业家、领导者必然依赖由“内圣”树立的权威对下属施加影响,而不是依赖其职位。真正的领导必然有一批心甘情愿的追随者,达到“内圣外王”的管理境界,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就是这样一位代表。柳传志的“内圣”表现在始终有办法让下属相信,跟着他干,联想一定能成功。这个“信”字很重要,下属“信”了,才会一呼百应,团结进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令行禁止,服从大局。而“德”和“正”是建立这种“信”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对家族管理文化有所扬弃

    家族文化也有很多弊端,正如很多学者研究红楼梦的家族文化时指出的,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家族文化的弊端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表现为:组织性的障碍、人力资源限制、阻碍科学决策和创新。也正是这些弊端,导致中国在近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时无法有效地应对,在家族内部产生一种内在的窒息,在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冲破家族文化成为一种潮流。

    首先,依靠复杂血缘关系建立的家族,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www.liushuye.com

    其次,家族式企业可能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府一样,贾府的经理人王熙凤和探春都是贾府的嫡系,象薛宝钗这样能干的女性,若非嫁给贾宝玉,是很难成为家族的职业经理人的。

    再次,传统家族文化是一种大家长制的文化,依靠血亲建立的身份等级序列,以“礼”为核心的管理规范,使整个家族在知识和文化上驱动,在家长做出决策错误时,很难在内部产生有效的纠错机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族管理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和延续,创新不是家族管理的追求价值,因为家族系统总体上是趋于保守的,而现代企业在制度、产品、文化等方面都必须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演进,尤其计划生育制度的普遍实施,中国传统的大家族复杂的血亲关系和身份等级序列已经和正在瓦解。因此,对家族管理文化的继承,应该继承仁、慈、德、爱的核心价值,把传统的家族中的身份体认转化为现代公民意识;把忠孝意识和家国情怀转化为企业社会责任;把“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转化为企业家追求自我超越的途径。

    当然,家族管理文化之今用,仅用上述几个方面是难以描述出全貌的,很多成功企业的实践也证实了显性的家族管理文化的其他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而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探索的方向是如何将传统家族管理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更有机地融合、将中华传统思想在实践领域传承的课题。这也是今天被称作“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

上一页  [1] [2] 


《传统家族管理文化之今用》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