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秦者,国之秦也

[类别:企业文化] [更新:05-02 11:12:57] [浏览:6336 次]

电视剧《大秦帝国》与《大秦岭》先后在央视播出,令老陕们陶醉、自豪。其实两者应有所区别,《大秦岭》秀出,老陕自豪,为故土情怀,人皆然之;《大秦帝国》巨制,老陕陶醉,则容易忘乎所以。“大秦帝国”者,为一个时代也;此秦,为国人之秦,非独秦人之秦也。而秦的百年艰难崛起大业后来顷刻瓦解,反足以令老陕们“鉴之”。

  诚然,秦王扫六合,得益于商鞅在先秦版图上变法成功的基业;在天下一统中,关中起到过轴心作用。然而,商鞅变法的本质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创新和移风易俗。周天子的统治礼崩乐坏,人们对天下一统的理念始终挥之不去,只不过面临一个鹿死谁手的问题,大争之世争的是制度创新的领先地位。这固然需要通过区位优势在一定的地域表现出来,但不可能成为谁更为正宗的资本。《大秦帝国》小说作者孙皓晖的创作虽然有为这段历史正源的意图,但绝不是为了证明老陕们文化纯正。孙皓晖先生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各个地域文化都曾经起到过轴心作用。

  古人早有感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如果老陕因为这段历史的辉煌更愿意正本清源的话,须知所谓“赳赳老秦”的正宗并不是老陕,而生活在甘肃天水一带。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今天水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天水秦城即“秦人之城”。早期秦人在其历代先主的率领下,与西戎各族杂居,以保卫西周门户而始得承认和发展。正因为如此,老秦人中不乏西戎游牧文化中膘悍勇敢,长于骑射征伐的性格。赢秦势力发展到关中之后,正宗的老秦人则多为世族子弟,反而属于商鞅变法需要应对的复辟势力,大概不值得我们引以为同类。

  秦帝国轴心地位的形成得益于变法创新路线,而在优势区位中失去话语权,则是因为刻舟求剑。随着形势的变化,坚持既定的变法路线就成了刻舟求剑,说明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即使区位优势尚存,墨守成规同样会受到历史的嘲弄。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痛陈秦亡的教训:“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在更大的时空尺度内,历史轴心地位的更替,因优势区位对时代的贡献率增减而转移,大致将经历有五个阶段构成的创新周期:由传统社会、酝酿创新、利益调整、利益失衡,到深化改革与回归传统的抉择。将深化改革与回归传统完美结合起来,是恢复、保持或者争得区位优势的重要课题。

  秦帝国的艰难崛起,本身也经历了多个这样的创新周期,《大秦帝国》小说6部,反映的不止一个创新周期。而秦王朝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正是由于秦始皇不顾创新周期一意孤行,竟使得“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不幸的是,历史被杜牧言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关中失去陆路区位优势,政治中心虽然东移,明清之际尚有秦商的崛起,秦商居于当时的十大商帮之首。而在向现代社会过渡时,秦商竟率先衰落,失去了自己的身影,同样令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又生活在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三秦大地不乏包括科技在内的创新力量,老陕们在自豪之余,不能再让“后人而复哀后人”的历史重演。

《秦者,国之秦也》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