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ISO9000:应得效益、捷径与十二项实用建议(一)

[类别:质量管理] [更新:05-02 11:25:44] [浏览:6561 次]

ISO9000:应得效益、捷径与十二项实用建议(一)提要:对于营利为基本目的的企业,ISO9000的证书效应主要围绕着市埸效应。你取得的证书,应当在你自己的市埸

源 自物业论文

  ISO9000:应得效益、捷径与十二项实用建议(一)

  1引言

  观察一下正在推行或已经取得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企业,将会发现,它们的付出与收效,往往大不相同。有短短几个月就取得证书的,也有耗时多年,仍看不到希望的;有管理严谨,效率卓着的,也有虽证书在手,但机构臃肿,官僚盛行,效率低下的;有推行认证后成本降低、品质提高的、也有证书到手,但不良品率却无法降低,客户的投诉、退货仍得不到改观的,等等。"事在人为",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推行、认证的途径或方法。

  2应得效益

  如果仅仅取得了一纸证书,但不能充分享受种种应得益处,推行工作就不能算成功,因而,在具体选择实施方法之前,需要先真正弄清我们的目标──应得效益。我将它分为两个方面,即"证书效应"和"管理效应"。

  2.1证书效应

  一纸证书到手,即有许多直接的效应,这方面,是通常议论较多的,也常常是取证者的直接动机。从证书效应的角度,将ISO9000的证书比做一张"文凭",能帮助我们理解许多问题(但最不同的一点可能就是,ISO9000证书不象毕业文凭那样一"考"永逸)。主要的证书效应简述如下:

  竞争力加强──导致业务质和量的提高,例如定单增加、价格提高或获得更好的业务项目;

  业务范围扩展──获得进入某些有强制要求的市场的资格,被列入认证机构的清单,知名度增加等带来新的业务;

  形象改善──有时人们用"世界级合格供应商"来形容获得证书的企业。如果你的证书是由世界级权威机构颁发的,这就不算夸大其词。对一些没有值得自豪的历史,名不见经传的中小、新兴企业而言,至少到目前,申请ISO9000认证仍不失为提升形象的一个有力的手段;

  士气上扬──不应小看这个效应,它是增加企业凝聚力,增加员工自信心的大好机会,但不同的推行方法会影响这一点;

  减低各种审核的费用、次数──这本是标准制定的基本目的之一,遗憾的是证书的持有者往往发现,一些不同背景的客户并不因此减低对供应商的审核工作,而一些安全标准机构也并没有因为其它同样历史悠久、享有声望的机构已作的认证而减、免其相对简单的工厂审核;

  松懈心情──也许不应把它当做一种"效应",但很难在一段紧张工作得到结果后不松懈一下,但只有当执行手册、程序的要求变得轻松自然的时候,才真的可以说"迈上了新台阶"。

  以上1-5点,是我们进行认证所追求的,第6点是负面的,但却是获证企业应当特别留意的。

  2.2证书效应分析

  对于营利为基本目的的企业,ISO9000的证书效应主要围绕着市埸效应。你取得的证书,应当在你自己的市埸(尢其注意潜在的市埸)获得广泛承认。例如,对于一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消费者群可能并不清楚"ISO9000"的含义,对于这样的企业而言"证书效应"可能很微弱。另外,不同背景的顾客对证书本身或发出机构的背景,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在选定认证机构时,应首先考虑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会同意,除了一些带有强制性要求的特殊场合,获证后"效益"最大的,可能是那些处于制造业中上游的"供应商",尤其是那些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为主要市埸的厂商,或者一些一心想争取那些大型跨国企业、政府采购部门量大、稳定、利丰但通常要求苛刻的订单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因为它们的顾客,正是将ISO9000推上历史舞台的主要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证书的效力,应当在企业的经营策略上有所配合。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往往不真正重视品质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将其视为一种宣传口号,表面文章,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头脑里是确有方针的,而且这个方针是与其整个经营策略紧密相关的。例如当前在中国华南地区的许多加工型企业,其实质的市埸策略是以低价进行竟争,而相关的品质策略,典型的是"底线"策略──不主动地控制、改进品质,而是当品质"不可容忍"的时候才有所行动。最普遍的"底线"也许就是看客户反应,客户"不出声"就是100分。在取得或决定取得ISO9000证书之后,这种策略就应当发生变化,至少也要把"品质"放在一个与"低价"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明确地将品质做为生存--竞争手段,否则,与其耗费时间与金钱取得证书,不如在现埸作业、初级管理、原料及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多下功夫,确保低价的优势。应当说,取不取及取什么样的ISO9000证书,本身就应是企业经营策略的一部份。

  2.3管理效应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是在自己的企业内,ISO9000的推广活动真正展开、深入之后,才体会到推行ISO9000的份量和影响的。即使目的最单纯的企业(以一纸证书为满足),ISO9000的推行也会带来许多深刻的"管理效应",根据你的目的与方法,这些效应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以下列举出一些基本的"管理效应"。

  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变化。根据你所采取的不同的推行方式,这种变化可能是相反的。例如,在推行、认证过程中,管理文件主要是靠外来力量制订,落实靠突击及集中强化训练,这样做的企业在取得证书之后,可能会感到仿佛套上了一个枷锁,人员的流动比以往更加令人头痛,作出一点改变更加吃力。以设计工作为例,原来投产一个新品种,可能非常直接了当,但搞了ISO9000,建立了一套形式严谨的立项、审批、验证、批准等的手续,也许使产品开发周期延长,则应付市埸变化的速度就被降低;但一个好的开发工作程序,应当是减少了原来没有程序或程序不清带来的配合不当和错误,其总体效率必定是提高的,即使在速度上也可能如此(例如成功率的提高)。

  企业实现战略性目标,完成大型长期计划的能力的提高。不管怎样,推行ISO9000都是一项需动员企业上下协同配合的一项系统工作,对许多中小型企业,这很可能是企业有史以来最大最广泛的一次整体行动。在这个方面,无论方法如何,其效应大都是正面的。

  企业内部协调性及工作效率的变化。文件规定增多,可能带来"文赎主义,官僚作风",也可能使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变好还是变坏,


源 自物业论文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