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有一个专项指标就是“企业家精神”——我国的企业家精神仅排在第47位,说明我国的企业家数量虽多但还未能充分的发挥企业家精神资源的最大能量。所以,在当代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宣扬。可喜的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崛起的“中国第一商帮”——浙商,在追求首富的同时,也在追求首善,说明了中国企业家正在成功地实现转型,往好的方面发展。2006年推出的胡润慈善家排行榜上,最“乐善好施”的团队依旧是浙商,共有29位浙商入选,比以13位排名第二的广东省足足多了一倍多。李书福进八前1O强,位居第五,王振酒、胡成中、宗庆后、鲁冠球等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也都纷纷入榜。
www.liushuye.com感谢2投稿
著名企管专家www.liushuye.com老师表示,企业家们社会责任意识正在增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力所能及承担社会责任。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不在乎富豪榜,但想进入慈善榜和纳税榜。”这正如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说:“企业家到一定的时候,他很像艺术家,特别是度过了温饱阶段以后,就更像艺术家,他应该把为别人带来欢乐、带来愉悦看成是最重要的东西,同时把他事业里面创造性的东西、反映他智慧的东西,看成是愉悦的东西,这些都不完全是财富,更是价值。”谭老师认为,对中国企业家而言,透过洛克菲勒精神的百年历史,商业上的成就不应该是终点和唯一,应该探究最本源和价值的企业家精神。“看似谋利之外,却是谋利之源”,一种商业文化的真正形成需要通过历史的积淀,这种思潮需要来的更猛烈些才好。
中国的企业家,从来不缺鸿鹄之志。在国内十十多年的咨询职业生涯中,我接触到了国内各个行业的优秀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们大都胸怀大志,他们想在快速成长的基础之上乘胜追击,把企业继续做大做强,跻身世界五百强。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历史阶段。
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将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上去。企业精神恰好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因素。现代管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和人本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找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给人以理想、以信念,给人以鼓励、以荣誉,也给人以约束。
企业精神一旦形成群体心理定势,既可以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以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的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声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是可以跨国界的,而企业家是有国界区分的;企业是可以跨时代的,而企业家是有时代烙印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呼唤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而要造就这样一支企业家队伍,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精神。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要善于团结社会和他人,将个人的企业家精神转变成一个团队的企业家精神;要忠于事业,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等等,这些都是在中国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不断成功的关键。
总而言之,在困难重重的经济低迷时期,www.liushuye.com老师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有韧性,能屈能伸,不能在企业水涨船高的时候沾沾自喜,当经济低潮出现时就怨天尤人;有责任心,企业家除了为股东创造价值之外,还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眼光,适时地从混乱和萧条之中寻找成长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