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抱一守中 归真返朴──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

[类别:企业文化] [更新:05-02 11:12:36] [浏览:6558 次]

抱一守中 归真返朴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

“道”就是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天地得正气,风调雨顺;国家得正气,国泰民安;人体得正气,身心健康,长命百岁。
──薛永新
 
企业家是企业的首脑,是企业的生产行为、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决策关健。企业家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是决定 企业命运的“内因”。因此,在讨论现代企业的“企业之道”时,不能不谈谈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
企业家的道德修养问题,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的方
面,二是“德”的方面。 “道”的方面主要讨论企业家当应加强、加深对“道”的认识和领悟。“德”的方面,主要是涉及到企业家在体认“大 道”的基础上怎样加强与“道”相吻合的“德”的修养。
这样的“道德修养”,虽然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中的“道德”含意并不冲突,但二者仍然是有差异的。通常“道德”一词,在生活中代表着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是一些行为规范的集合,以指令性、准则性为其特征,人们无须对其内涵有什么深入的理解,照着去办就行了。而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道德”问题,是更深一个层次、更高一个层次的问题,探讨的是对“道德”的根源的体认、对“道德”的精神实质进行体认、领悟和自觉地归属于这个精神实质的问题。
简单讲,普通“道德”课题,是要求人们记住遇到某些事情时应当怎么做,而这里谈及的“道德修养”却是要求我们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进而使我们的思想、行为与道德的精神实质达成高度的同一。我理解,这多多少少,或深或浅,是一个在生命过程中展开的课题。它要求我们用生命去对“道”进行体认,而这种体认会落实在生命之中,融入我们生命的一呼一吸、融入我们的心跳和血液、更融入在我们的精神领域之中,变成我们生命内的一种自然;而这时,我们的生命因为体认“大道”而有了改变,所想的、所讲的、所做的,一发出来,无一不是与“道”同源;而我们的生命就因为体认“大道”而具备了如此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我们管它叫做什么呢,就叫着“德”。
也就是说,悟“道”的生命,自然就具备了“德”。“道”和“德”被老子放在一起谈就是这个道理。“道”是树根,“德”是树上的枝叶花果之全体。“道”无形,但通过有形的事物而发挥,是为“德”。天下万事万物本出于“道”,故天下万事万物本有“德”。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天有天德,地有地德;如此类推,万事万物皆有其道。那么人呢?同样,人背道,则无德;人入道,则自然有德。“道”通过人的生命发扬出来,是“德”;“德”经由人的生命内部反溯至源头,是“道”。
天道、地道、人道、一切道,统统又归属于大道。大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极,却又可以通过天道、地道、人道、一切道等不同的途径去体察。
天地无情、无欲、无为、无心,故常不离道而功德圆满。人因有情、有欲、有为、有心,故常不在道而功亏德损。所以,求道求德,还当以无心者(天地)为师。
古时候的圣人做事,总是出于“无心”。“无心”并不是停止了生命的心智活动。无谓
“无心”,实乃“无私”。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无为”并不是没有任何行为,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没有胡乱的“妄为”一样。风吹来树枝就动了,树叶也摇摇呼应,这是活着的事物的表现,这是“无为”的表现,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没有“行为”,但它的所有“行为”,发自自然,发自对“道”的顺应,这就是“无为”。
我们的诗人、词人,常常都能看到天地间许多表现着“大道”的景观,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比如“春来草自青”,比如“野渡无人舟自横”等等,都是一派“无心”、“无为”、“无欲”、“无私”的道的景观。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万事万物之中,有很多事物是无须去悟道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事物本身就是“无心”的,它们的生生灭灭,完全一任道的支配,处在道的直接作用中,没有什么间隔。例如树木就是这样,自己没有半点心思,一任自然,春来吐芽开花,红绿满枝头;秋来落叶翻飞,一任秋风绕枯枝,无艾无怨,让种子随风而去,没有选择,也不在乎究竟会怎样。这样的事物举不胜举,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无心、无私、无欲、无为,基至并不抓紧“道”的怀抱,连“道”也不知道,自然很“在道”。
而人之所以要讲究一个“悟道”,就因为人是“有心”的。人一旦“有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有欲”、“有私”、“有为”,结果总是常常偏离“大道”,常常“背道而驰”,弄得人世间乱哄哄的,自生诸多的烦恼,自生诸多人间不幸,在各种各样的“自作自受”中,败坏了美好人生,断送了美好人生。
在老子看来,人们要是明白这一点,都自觉地归于“道”的本质,那就好了,人间许多由于“有为”而导致的人为灾难就可以免除了,每一个人作为“道”的产物,也能从“道”的运行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人生的最大利益了。
然而实际的情形总不是这样。实际的情形是人们常被私欲驱使,被私欲乱了心智,离
“道”的精神越来越远,离天地的精神越来越远,通常都处于“失道”的状态中,所以,这就需要有人来带头觉悟,并把这些觉悟运用于人世的事务和人类社会的管理之中,按照“道”的原则来缔造社会关系,按照“道”的原则来规范人类的行为等等;对这些觉悟的人,老子称他们为“圣人”,所有介入人间社会事务的人,都应当是“圣人”,是对“道”有觉悟的人。
而当今,对社会事务的实际干预和参与,已不只是体现在政治意味的管理领域;现代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经济生活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加之“市场化”机制的确立,社会事务的很多具体内容,便落到了由现代企业构成的“企业界”上。
也就是说,如今,企业界的行为怎样,对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不能不在企业界中倡导“道”的精神,倡导对“道”的觉悟和顺应,使企业家真正担负起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具体责任,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为什么企业要走向成功就必须顺应“道”的法则,也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说明了企业与社会、与“大道”的关系。在“为众生服务”一章中,我们还从更深的角度谈到了企业要办下去,悟道是“不得不然”的事,等等。
那么,究竟怎样去了悟人间大道,了悟企业之道呢?除了前面我们讲到的许多方式和思路外,这里再从企业家个人修养的角度,谈一谈企业家个人悟道的另一个途径:观太极图,了悟“抱一”、“守中”、“清静”、“无为”,实现个人的觉悟和超越。
(图)
太极图,又称“太极鱼形图”和“太极阴阳鱼形图”。如图所示,该图确实像两尾鱼相互戏抱在一起,其中一尾是“黑鱼”,我理解大概应该是“阴鱼”吧,因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黑”与“暗”相连,“暗”与“阴”又相通,谓之“阴暗”,故“黑鱼”在这里就当“阴鱼”解。而另一尾“白鱼”则当作“阳鱼”解。

[1] [2] [3] [4] [5]  下一页


《抱一守中 归真返朴──企业家的道德修养与运用》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